正文 愛琴海的日出(1 / 2)

愛琴海的日出

散文風尚

作者:淩耀芳

清晨五點半。

憑窗遠眺,混沌,朦朧的天地間,雲朵、大海、樹梢、田疇幻化在一片淡藍色的晨靄裏,不知前方是彌漫的霧氣,還是隱約的山影,或是斑狀的雲片?我不禁遐想,空氣裏莫非植入了米諾斯王朝的迷宮?

白晝的美麗在若有若無的晨霧裏酣眠,空氣幾近湖藍色,遮掩著愛琴海的波光,陽光下一片片揉碎的白銀,在我的心頭閃爍。這裏是位於愛琴海東南隅的聖托裏尼島,藍與白的純淨世界,希臘的瀛洲。順流南下,船行四小時,就抵達愛琴海這張豎琴彎弓的最南端,古希臘神話的發源地克裏特島了。和神仙島隔海相望,聖托裏尼島儼然一座海上半仙的寓所。

天邊浮起一抹水平方向的微紅,如一道虹,把藍色的海天分割成上下兩半。少頃,紅光向上發散了,依稀如彩雲狀,光暈越來越明顯。晨曦中,那些由雲朵變幻的山影,酒店觀景台上的人工橄欖樹樹冠,慢慢地浮出了它們的影子,好像被紅光抬出了水麵,濕漉漉地映在了半空。

我下榻的酒店建在一處並不陡峻的山崖上,麵向東方的愛琴海。建房用地是開山後整出的一片平曠的“梯田”,客房入戶門外的過道部分,寬闊如廣場,近山體處修出十多級台階。客房門朝西開,進門後,穿過衛生間和臥房,一道百葉門,兩扇百葉窗通向陽台,正對著海麵。客房寬敞,半圓型天花板的東西兩端開有氣窗,大有窯洞變身為連體別墅之妙思。這棟由窯洞蛻變而來的建築,去除了窯洞頂上的山體,陽台和窗戶上方,是一個潔淨純白的半圓形拱頂,保留了拜占庭建築風格。從海上遙望,整排客房就是一個呈半圓型起伏連綿,狀似迷宮,形如古堡的建築群,吻合了地中海建築的審美取向,古樸而神秘,還頗具宗教美感,和不遠處教堂的藍色穹隆搭配成希臘國旗的顏色。住白色半圓頂房子的萬民仰望上帝耶和華,主耶穌,才賦予教堂的藍色穹頂一派聖潔的美。希臘是東正教(希臘正教)國家,教堂麵向東建造,大門朝西開,意在讓汙濁之物由西邊入門,通過禮拜,在東方獲得蕩滌淨化。矗立在藍色穹隆上方的正十字架銀光閃亮,穹隆內畫有主耶穌的神像,俯視著朝拜他的信徒。希臘半島陽光充足,房屋不似我國麵南為陽,麵北為陰的格局。即便在平地,地中海式的別墅也是三麵有敞廊有陽光,這形狀本身就像地中海。我的房間位於半山腰,雖然名為216,我樓下的鄰居不是人類,而是千年積土、天然石灰岩、火山灰、或大理石。從窗口朝下看,山腳下每間客房的門前,都配備了小型遊泳池,沿台階走下去,池內的藍色馬賽克和藍天相映照。泳池前,擺放著幾棵人造橄欖樹頂的涼亭,紛披的枝葉在晨曦中搖曳生姿,涼亭下麵置幾張躺椅,夏日裏,度假者興許夜裏就幹脆睡在戶外,躺著看日出,清晨和大海一起醒,讓海鷗的歡叫代替酒店的叫早。在這裏,人們不趕著十天八天地旅遊,而在悠閑地度假。

我仿佛站在一個天然的古希臘劇院的看台上,膜拜太陽,靜候神光的蒞臨。

隱約聽到公雞的破曉打鳴,有一輛車駛上左前方的山坡,我揣測他們去往海上看日出。

雖然昨夜是我自己關的百葉門,早上開門時,卻沒有找到移動百葉門中軸的機關,開不了那兩扇厚重的百葉門,就隻好從窗口看日出了。再說,跑到陽台上受凍,又沒東西吃,不行。

前方的田疇泛起青綠色,飄來一股來自田野的清新空氣,甜潤沁人肺腑。海平線的這一邊,海水漸漸變紫。

我餓了,好想來一盤硬麵包加酸奶蜂蜜再添幾滴橄欖油。不過,早餐要等到七點鍾。

月亮還掛在我的右後方,航行到偏南方向,漸漸讓位給太陽。

又騰起一小片白雲,斜掛在天幕上,仿佛是天使俯瞰人間的守望。從太陽即將升起的地方放射出一條形似探照燈的光帶,那是一道空中光的走廊,映紅了海麵。這一大片紅海,是朝霞。藍色的雲塊,如千溝萬壑,競相鑽出紅海,冒出頭來。

這時候,紅光的上麵騰起一道橙色的光柱,四周是密布的彤雲。一艘船駛近了,那船一定被命名為誇父號的。

月亮已經隱去。天空一道彩練以壓倒之勢飛向我的窗口。現在最美的當數這一片彩霞了。一座雲島,被彩霞包圍著,島的後麵燃起一片又一片紅光,一片又一片,一片又一片,哇!海市蜃樓。都是雲層疊加起來的海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