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想繞開媽媽的話題。於是便說:“媽,我離開家半年,不在你身邊,妹妹上學,父親的工作很忙,你一人顧了家裏,還要忙生產隊裏的活,現在我回來了,這幾天先幫你幹點活,過幾天,我要去中學看一下老師。”媽媽聽後說:“家裏的事你不用管,你也不知道怎麼做,到學校看看老師倒是應該的,但你還是先把這事辦了媽就放心了。”
就這樣,陳彬始終躲不過媽媽的主題。一直到很晚,陳彬還是沒有說服母親,他沒辦法,隻好答應明天去蓋寶清家問問情況。
第二天早飯後,陳彬便去了蓋家莊。
蓋寶清是陳彬的高中同學,高中快畢業時,因病休學,病好後,正在家裏複習功課,準備參加六六年高考。陳彬見到好友,當然高興,倆人一陣寒暄,便談起此事。
原來,在幾個月前,蓋寶清的爸爸去河頭坡辦事。回來時,路過趙格莊,在村口遇見了寶清初中時的同學趙明秋,趙便讓他進家裏坐一坐。蓋父去了趙家,倆人在閑聊中,明秋的媽出來了,說她的小女兒玉玲,今年十八了,初中畢業。現在還沒有對象。這孩子老是想找個大學生,讓給物色一個。蓋父當時就想起了正在上大學的寶清的同學陳彬,並答應回去打聽一下。
回來後,蓋父把此事給寶清說了,讓寶清去陳彬家了解一下。因為陳彬在學校,蓋寶清一直等著他放假回來。
蓋寶清把趙明秋妹妹的情況給陳彬介紹了一下,並說:自己見過,人長的漂亮,讓陳彬放心。陳彬把自己和文倩的事給他說了,蓋說:“既然你有了心上人,那就算了。”陳彬說:“我媽現在一門心思的要為我張羅這事,外邊的不要,隻要咱們當地的。我要是不依了她,就傷了她的心。要是按她的要求去辦,我和文倩已海誓山盟,那我不是自食其言了嗎。再說我和趙玉玲沒有共同語言,我們不可能幸福。”
蓋寶清看陳彬很為難,深思了一會兒說:“陳彬,我休學在家,一邊補習功課,同時還研究了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計》,我認為這件事,同樣能用上。”陳彬問:“怎麼個用法?”他說:“這個過程用三條計,第一計為‘瞞天過海’,第二計為‘暗渡陳倉’,第三計為‘偷梁換柱’。”接著他一條一條給陳彬解釋:“‘瞞天過海’,就是先按照你媽意思辦,讓她吃個定心丸,就等於你過了第一關。第二計叫‘暗渡陳倉’,把你媽瞞過去了,你和文倩穩穩當當談對象。第三計叫‘偷梁換柱’。畢業時你把文倩帶回來,生米做成熟飯,你媽還能怎麼著。其實我們唱的是‘空城計’,你媽也隻好‘將計就計’了。”
陳彬一聽,覺得這樣做對不起媽媽,但不這樣做又沒有什麼好辦法。姑且算作“善意的謊言”吧。
三天以後,蓋寶清來到陳彬家,他給陳彬媽說:“大姨,我爸昨天去了趙格莊,那個叫趙玉玲的姑娘已經和別人訂了婚,不過這沒關係,陳彬的事包在我身上,我準備給他介紹一個。這個姑娘是我們的高中同學,各方麵都很好,是汪格莊的。”
陳彬媽一聽,汪格莊,離這不遠,本鄉本土的,當然高興。她吩咐蓋寶清快點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