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實驗實訓基地研究(2 / 2)

針對高職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職業崗位能力要求,開設相應的課程體係,構建高職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基於汽車製造工作過程的課程體係,包含18個學習領域,並將18個學習領域劃分為具有模塊結構特征的初級模塊、中級模塊和高級模塊。其中,初級模塊包括汽車材料、汽車電工電子、機械製圖及CAD技術、公差配合與測量、機械基礎、鉗工實習;中級模塊包括汽車發動機構造、汽車底盤構造、汽車電器設備構造、汽車製造工藝學、汽車車身製造工藝學、駕駛實習;高級模塊包括汽車總裝技術、汽車生產與物流、汽車生產質量管理、汽車檢測技術、頂崗實習、拓展學習領域。

4 實驗實訓項目的開設

通過對汽車製造廠和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的大量調研,同時根據上述課程教學特點和高職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具體要求,對高職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來說,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主要分為校內和校外兩大塊。

校外實訓基地主要用於學生的實習和實踐活動,更多地是借助於實習單位。

5 汽車拆裝調整及工藝知識教學工場實驗實訓項目的布置和講授

對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汽車生產與質量管理、汽車總裝技術兩門課比較難理解,因為真實的工作情景隻有在汽車製造廠才有。這兩門課的教學實驗實訓項目的開設非常關鍵,因為它要模擬生產現場實際情況,要講授汽車零件的裝配方法、簡易工藝的編製和維護、生產中物流和質量管理及企業文化的灌輸等。這部分的實驗實訓內容主要在汽車拆裝調整及工藝知識教學工場完成

具體方法:建立一個基本操作訓練間(包括螺紋連接訓練、油管連接訓練、線束連接訓練和裝配工具使用的訓練)和一條車門及附件的拆裝生產線。

簡易車門線采用懸鏈的形式來推動,每條線設置10個工位,其中拆卸四個工位,裝配四個工位,兩個過渡工位,安排完整的十個車門及附件。裝配線周圍布局和生產現場一致,有看板,有物流架、有生產管理規程等。

具體運作形式:①每個工位有完整的裝配和拆卸工藝(指導教師先做);②以每個工位為一個小組,生產線流動;③每個工位的學生按照工藝進行拆裝,同時將該工位的檢驗卡做出來;④繼續本工位做2~3個車門的拆卸和裝配操作,校核檢驗卡的準確性;⑤上述工作完成後,學生流動到下一個工位,重複做③~④的工作;⑥八個工位的工作完成後,點評本組檢驗卡的正確性;⑦八個班組相互評判檢驗卡,對裝拆現場的情況進行點評;⑧指導教師總結。

6 結束語

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是高職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核心競爭力培養的一個主要方麵,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得好壞直接影響本專業的發展。模擬汽車製造企業來開設實驗實訓項目,有利於學生盡早地熟悉企業的運行模式和要求,更好地理解課程所教授的內容,讓學生能零距離地融入生產實際中,並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和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解放.合作教育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實踐:學習與工作相結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2]趙誌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薑大源,熊熙,尹洪.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