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室內設計實訓平台建設研究(2 / 3)

教學理念保守,沒有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呼聲已經存在很久,各校也組織教務和教學團隊,並配合行業一線技師對課程的設置和設計進行完善,但縱觀當下的課程教學,不難發現,大多在“三段式教學模式”(即室內設計課程理論教學、文化基礎課教學、實訓課教學)下,著重點都在理論,偏離了實踐,即使在實訓課堂上,也或多或少出現“新瓶裝舊酒”的現象,以現代教學技術重複理論知識點,沒有把學生帶到真正的動手操作上,沒有給學生主動思考和摸索的指引。這樣的理念依然充滿保守教條主義,以完成教學課程為任務,而不是以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為教學目標。這樣一方麵長期下去會消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麵也是對國家和學校實訓平台的浪費。

教學內容單一,缺乏新意和時代緊湊感 室內設計課程作為一門新的課程,其對軟件設計以及美工、美學等輔助知識要求甚多,其課程的設置多為室內設計基礎理論、設計軟件操作技能、美工美學知識以及實訓教學。而現階段,室內設計實訓教學多是單一的“上機”操作,學生盡管有動手,也是數字多媒體屏幕演示後的臨摹和模仿製作,多數學生在實訓課堂上經常會因理論知識不紮實、教師指導不全麵,進行錯誤的實踐步驟,而教師不能對眾多學生一一糾正,這樣就存在教學內容單一製的弊端。另外,室內設計強調時代感和創新感,不僅軟件要更新,思想和思維模式以及裝飾裝修的新材料、新方法都在更新,往往教師以為有了實訓教室,一切隻是按照原先思路按部就班進行,沒有及時接軌時代和行業要求,這樣給學生造成閉關自封的學習窘況。

教學組織缺乏團隊化協作精神和策略 室內設計課程雖然是以培養設計師和設計管理人才為目標的,但一樣需要協作精神,不光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協作,還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在課程實訓組織中,缺乏項目教學法策略,學生在實訓期間大多是各顧各地進行自我實現,缺乏學生設計小組、師生互動小組,缺乏學習互助。這樣一方麵不利於團隊精神的培養,另一方麵也不利於個人的長期發展。

校企合作熱情度不足,沒有真正達到產學結合 隨著各高職院校對實訓教學的重視,全國一般性高職院校大多普及了實訓平台建設,然而大部分隻是在校內設置實訓教室、實訓工廠、工作室,小部分開展了校企合作的校辦企業或校占股份模式。綜觀大部分學校,一方麵由於經費不足,無法開展校辦企業;另一方麵源自“反腐”影響,認為校企合作多會存在“小金庫”。再者,對校企合作基於傳統思想,有意或無意地進行抵製,這都使得校企合作沒有真正施展,也就沒有徹底達到產學實踐的效果。

3 高職室內設計實訓平台發展的策略探索

改進教學觀念,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首先從校方來說,領導層要做到觀念的改變,加強教務工作的監督和考評,對教師的理論課和實訓課進行分級考評,並組織學生給教師打分,及時“查糾補新”,真正樹立學校的“創新觀”“時代感”和與時俱進的精神。

其次,從教師來說,教師是改變觀念的根本,要徹底刨除傳統教學思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先從教材入手,基礎理論教學新穎化,實訓實踐教學模擬化,做到無論是基礎理論教材,還是實訓教材,都真正切合實際的教學需要。

再次,從動手方麵來講,即使是枯燥的課堂理論,也應夾雜問題和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實訓課更是要善於指引學生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