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 佛光掠影(1 / 2)

太子鴆酒而死。

他死在了月室宮春宵榻上。春宵一刻值千金,亂石千枚寄離魂。他拓跋晃——大魏太子被宗愛一聲令下以席裹屍扔到了百裏外亂石崗上。這裏屍橫遍野,惡臭十裏。到了夜間,崗下燒紙偷祭者有之,寫好死者生前縣郡名諱招魂者有之,家室貧寒買不起紙錢哭拜一回匆匆而去者有之,親父親兄戰戰兢兢崗上於亂石腐屍之中刨尋屍首者有之。尋常人家的逝者再是貧窮亦會入土為安,真真的可憐去了這些個宮人。野狼烏鵲得而食肉,盜賊惡者剝衣搜金。無親無眷者倒也落得個幹淨利落,自去陰間尋生養父母便是。隻那些個宮外尚有親眷在的枉死宮人,孤魂野鬼,淒淒楚楚見家人在崗下望夜而哭,又怎忍心去陰間投胎。

皇後赫連顫巍巍掀開宗愛手中殺盤的錦布,鴆酒已無,隻餘丈三白綾,赤金一塊。她凜然大笑,這皇宮之內父非父,子非子,她又做的什麼未央一國之母來!隻聽修敬流淚問道:

“太子殿下現在何處?”

“太子殿下已貶為庶人,屍首已赴城外亂石崗,這會子恐已出了後三門。”

皇後聞言大叫一聲,定定看了修敬一眼,就奪過宗愛盤中的赤金,一口吞了下去。她一手緊握脖頸,一手拉住修敬之手,日光千條如織,殿角戧獸猙獰,幾番掙紮之後閻王路上她追隨她的晃兒去了。這一去前路清涼蕩蕩,遠勝過這宮中汙淖重重。

哀莫大於心死,修敬緩緩放下手中的皇後娘娘,她愣愣地看著自己的雙手,它們攙扶著皇後娘娘走過了無數個春秋,無數個未央的日日夜夜。

“修敬,若日後苦家能壽終正寢在這未央宮中亦是修得了正果。”

皇後崇信佛理,佛說眾生苦海,故而皇後以“苦家”自居。永安殿外皇後吞金而死,死不瞑目。在她的身側放著一把蕉葉小傘,皇上那日雨中令阡兒送傘,皇後回宮後感激涕零,連夜做了一明黃傘罩,上繡龍鳳呈祥之圖案,一針一線,深感皇恩尚在。那夜的佛光掠影亦皆揮灑到了今日,修敬凝望皇後娘娘徐徐若生的臉龐,她當已身死成佛。

“傘——散,這可是不吉利呢!吾與皇上夫妻一場,當用這傘罩把這傘合攏在一起,或方能化解。”

修敬拾起地上蕉葉小傘,推開身前的宗愛,怒目而相前來相攔的禦前侍衛,奪路就衝向了永安殿內。她緊握手心,皇後臨死之前在她的手心分明寫了一字,此字不是別的,正是一“閭”字。閭氏——,皇後是讓自己去救下閭氏。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佛語皇後娘娘常於未央宮中合手頌念,未央宮人人亦上口能詳。修敬此刻口中喃喃自語,若醍醐灌頂一般。閭氏啊,閭氏,你亦曾頌得此語,可怎地就未參透?你心中念念不忘的“塵埃”可不就是“浚兒”麼?一個“陌”自絹帕你就捕風捉影,如臨大敵。為了“浚兒”,意圖毒殺皇上寵姬,終由此招致大禍,牽及太子及皇後娘娘。太子罪不至死,皇後娘娘又有何辜?娘娘大慈大悲心腸,臨死亦不忘救下你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