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農村集體經濟施行社區股份合作製改革的步驟分為以下幾步:首先,在同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建立社區股份合作製改革機構,成立由鄉鎮集體經濟負責人、鄉鎮經濟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農村集體經濟產權製度改革工作組,啟動改革,並做好改革前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意見收集、思想教育、宣傳鼓勵工作,使鄉鎮幹部群眾對農村社區股份合作製改革有一個全麵的認識和了解。再次,社區股份合作製改革小組在考察本地實情的基礎上,根據相關法規製度製定組織產權製度改革方案,上報鄉村集體經濟改革辦公室審批。鄉鎮集體經濟改革辦公室在接到上報後,組織相關成員就改製進行討論,並將改革方案上報上一級政府,然後由農村合作經濟管理部門對其備案,並督促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做好資產核算、評估和清查工作。村集體經濟組織在上級指導下,對組織內部人口、資產登記、清查,並依照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明確投資者和勞動者的產權份額,合理處置原始入社古今和資產份額,將剩餘資產按照集體股、勞動貢獻等形式進行量化,量化到集體和個人。最後,在改革籌備工作結束後,鄉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召開股東大會,並在董事會和監事會成立後,民主選舉成員,完善各項管理製度,做好相關文件歸檔、保管工作。
2.3 公司製模式
當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公司製經濟就出現了。這種和市場經濟相匹配的經濟組織形式的主要表現除了獨資企業、合夥製企業外,還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等。在傳統集體產權治理結構下,農村集體經濟管理主要局限於資金、資產和資源配置上,農村集體資產運營主要靠上級行政監管和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究竟會走向何方,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即使是與集體形成了利益鏈和機製的農村社員在股份占有上,對具體占有多少份、能獲得多少收益都認識不清。在農村社區性集體經濟性質不變的情況下,在集體產權製度上引入全產清晰的公司製治理模式,可以為集體經濟以項目股份製的形式籌集資金提供便利,還可以引導社區走抱團開發、其他市場投資經營等新興項目開發之路,這不但可以強化農民對主人翁意識,還可有效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粘合力和發展動力。如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現代企業製度模式來管理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並以投資者認購股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股價等形式發行股票、籌集和注冊企業資本,然後再通過資本籌集、原始資產出讓等形式,對相關利益進行再分配、再調整,賦予集體經濟組織以突出的經濟性能。
與其他兩種經濟體製改革模式相比,公司製具有明顯的資合性、民主性、靈活性等特征,然而,公司製在股份管理上,一般隻允許股份轉讓和流通,不允許退股。在我國農業一體化經營和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將農民、合作社、公司等要素綜合起來,走各種模式相結合的產業化經營之路。
參考文獻:
[1] 王萍.漁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變遷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
[2] 程燕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製改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
[3] 劉瑞雪.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法律保護問題研究[D].河北師範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