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發證進展順利
為保障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發證任務按時完成,縣政府成立了領導小組,縣財政把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預算,公開招標確定了工作隊。從2012年年初開始啟動,截至目前,已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發證工作,宅基地及集體土地使用權確權發證工作已完成外業調查,正在進行入戶權屬調查,確保今年年底前完成。
2.7 土地執法力度不斷加大
一是嚴格落實動態巡查和報告責任製。鄉鎮(街道)國土所在巡查中,對土地違法行為,做到“早發現、早製止、早報告”。二是紮實做好土地衛片執法檢查的迎查工作。鄄城縣高度重視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縣委書記穀瑞靈同誌親自過問,並做出安排部署。2012年鄄城縣違法占地比例為3.6%,2013年降至2.8%。三是開展違法違規用地專項整治活動。從今年6月份開始,鄄城縣集中開展違法違規用地專項整治活動,有力的震懾土地違法違規行為。
2.8 土地執法隊伍建設上了新水平
鄄城縣高度重視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從強化執隊伍建設入手,全麵提升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近年來,為加強基層執法能力,鄄城縣不斷加大對基層國土所的硬件和軟件投資,全縣17個國土所全部升級為規範化國土所,創建了4個省級廉政示範所,10個市級示範所,17個縣級示範所。
3. 存在問題及對策
3.1 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每年的計劃指標少,用地需求與土地供應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建設用地壓力比較大。對策:一是爭取追加計劃指標;二是積極盤活存量;三是加快增減掛鉤項目實施。
3.2 農村違法占地建房
鄄城縣各村莊在“二調”時,劃定圍村線之外的都是耕地,有限的存量和農轉用指標不能滿足農村“一戶一宅”的建設需要。對策:一是加大執法巡查力度;二是深入宣傳土地及新農村建設政策。
3.3 土地征收難
老百姓普遍存在“惜地”心理,對策:一是嚴格執行“兩公告、一登記”,把征地補償款足額發放到被征地群眾手中;二是進一步規範土地征收程序,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尊重群眾意願。
3.4 土地利用率不高
由於鄄城縣經濟基礎薄弱,工業項目實力較差,土地利用率不高。對策:對各類閑置低效利用土地進行清理整合,引導企業建設多層廠房,嚴格控製投資強度和容積率指標。
3.5 供地率不高
受國家土地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及金融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原計劃上馬項目因資金短缺終止建設。還有的用地單位搞移位建設,導致原批準地塊全部或部分供應不出去。對策:對現有停產、半停產、稅收少、每畝貢獻率小、前景差的項目進行清理整合,同時嚴把項目落地關。
3.6 增減掛鉤進展緩慢
前幾年由於對增減掛鉤政策認識不是很到位,鄄城縣存在盲目申報項目區問題,部分已批準項目村,經濟條件較差、村班子不強,項目難以實施。對確實不能實施的項目區進行調整,難度又很大,造成整個增減掛鉤工作進展緩慢。對策:一是對不能實施的已批項目進行項目區調整。二是縣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做好安置區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三是對增減掛鉤工作進度嚴格督導、嚴格獎懲。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 梁書文,黃赤東,主編.土地管理法及配套規定新釋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