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與聽眾一起感受自己的演講(3 / 3)

你下樓吃早餐。如果你使用的杯子與盤子不是純白色的,那更是少不了硫酸。因為硫酸經常被用來製造鍍金及其他裝飾性材料。你的湯匙、刀子、叉子如果是鍍銀的,一定要在硫酸中浸泡處理。

製成你的麵包或卷餅的小麥,可能是使用磷酸鹽肥料種出來的,而這種肥料的製造更需要硫酸。如果你享用的是蕎麥餅與糖漿,糖漿也少不了它……

就像這樣,在一整天當中,在每一方麵,硫酸都會影響到你。不管你到哪兒去,都無法逃過它的影響力。沒有了它,我們不但打不了仗,也過不了和平的生活。因此,這種對人類極為重要而又基本的硫酸,實在不應該被一般民眾所完全忽視……但很遺憾的是,事實確實如此。

這個演說者巧妙地把“你”這個字,連同聽眾帶進了自己演講的話題之中,因而使聽眾的注意力既熱情又不中斷。

不過有些時候,使用代名詞“你”也是很危險的,它不會在聽眾和演講者之間建立橋梁,而是造成分裂。在我們以行家居高臨下的口吻對聽眾講話或對他們說教時,這種情形便會發生。這種情況下,最好說“我們”,而不要說“你”。

美國醫藥協會健康教育組組長——W.W.鮑爾博士,常在無線電台和電視演講中運用這個技巧。“我們都想知道怎樣才能選擇一個好醫生,是不是?”他有次在演講裏這麼說,“我們既然都想從醫生那裏獲得最好的服務,那我們是否知道該怎樣做個好病人呢?”

04 讓聽眾參與你的演講

在演講者和聽眾之間,愉快的氣氛永遠是對雙方有利的。演講者獨霸舞台,口若懸河,自顧自地講著一大堆別人並不感興趣的話題,這樣的演講很難獲得成功。高超的演講者,會主動進行與聽眾之間的互動,營造一個和諧、互動的氛圍。

在很多場合下,隻要使用一個小小的表演技巧,就可以使聽眾隨著演講的進行,注意你說出的每一個詞。當你讓聽眾協助你完成某個論點,或將某個意念戲劇化地表現出來時,聽眾對你的注意便會顯著地增加。由於自己是聽眾,當聽眾中的某一個人被演說者帶入“表演”中時,聽眾們便會很敏銳地感覺到發生的事情。如果演講時台上台下隔著一堵牆,那麼利用聽眾的參與便可打通這堵牆。我記得有個演講者在說明汽車刹車以後還需走多遠距離才能夠完全停住時,他邀請了前排一位聽眾站起來幫他演示汽車在不同速度之下距離會有怎樣的改變。這個聽眾握著鋼卷尺的一端,順著走道拉出45英尺。當我看著這個過程時,我無法不注意到全場聽眾是如何全神貫注地傾注於演講之中。我對自己說,那條卷尺不但生動地展現了演講者的論點,還在講者與聽者之間打通了一條溝通的線路!如果不是用了那樣一招,聽眾們關心的恐怕還是晚飯吃什麼,或者晚上的電視節目。

我有一些我本人非常喜愛的方法,可以讓聽眾參與到我的演講中來,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問聽眾一些問題,然後獲取答案。我喜歡請聽眾站起來跟我重複一句話,或舉手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帕西·懷廷有本書——《如何讓演講和寫作有幽默感》,其中就聽眾參與演講這一話題提供了一些非常有價值的意見,書中建議讓聽眾決定一些事情,或邀請他們幫助解決一個問題。“你對某些事情的態度要正確,”懷廷先生說,“要知道,演講和背誦不同,演講的用意在於獲得聽眾的反應——要讓聽眾在演講中變成參與者。”我喜歡他把聽眾描述為“你演講的參與者”。這也是本章所討論的關鍵所在。如果你能讓聽眾參與你的演講,你們便成了好夥伴。

也可以引導聽眾積極說“是”。一個有技巧的演說者,往往會在演說的開頭便獲得許多讚同的反應。由此下去,他便漸漸地為聽者設下一個心理認同的過程,使他們不斷朝著讚同他觀點的方向前進。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人人皆有一種內在的價值感、重要感和尊嚴感。傷害了它們,你便永遠失去了那個人。當一個人說“不”字的時候,特別是當其真心如此時,他所做的不隻是說出一個“不”字而已,他的整個人都會收縮起來,進入一種抗拒的狀態。通常,他會有微小程度的身體上的撤退,或撤退的準備,有時甚至明顯可見。總之,他的整個神經、肌肉係統都戒備起來要抗拒接受。相反的,當一個人說“是”的時候,他就絕無撤退的行為發生。整個身體是在一種前進、接納、開放的狀態中。因而,如果在演講的過程中從一開始就能引導聽眾說出“是”來,就可以消除懷疑、製造信任,便更有可能成功地攫住對方的注意力和心。那麼,演講者就不用擔心自己的演講不成功了。

05 放低你的姿態

當然,沒什麼比演講者在麵對聽眾時能發自內心的真誠更重要的了。有一位牧師因為不能讓聽眾專心聽自己布道,特意向同行努曼·文森特·皮爾請教。他給這位牧師一個有用的建議,請他靜心想一想:自己是否喜歡每周日早晨都要麵對的聽眾,是否真心想要幫助他們,對他們有沒有一絲的輕視。他還說自己每一次站到講壇上,都對麵前的聽眾充滿關心和愛護之情。若你對聽眾居高臨下,他們一定不會歡迎你。要想贏得聽眾的心,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放低你的姿態。

埃德蒙德·S. 牧斯吉在擔任緬因州參議員時,被派到美國辯論協會發表演講。

“我對自己今天的演講任務猶豫不決,”他說,“首先,我知道,這裏的聽眾都是專業人士,在你們敏銳的洞察力下發表演講,未免有點班門弄斧之嫌。尤其這是早餐會時間,也是一個人的感覺相對遲鈍的時刻,作為一名政界人士,如果在這個時間表現失敗,無疑會引出很多負麵的輿論,後果十分嚴重。再者,我的主題是:關於政治對我人生的影響。這也可能會引起我的選民對我印象好壞的爭執。

“顧慮重重的我,就好像一隻蚊子,不知怎麼就飛進了天體王國,卻一片茫然,不知應該從何處開始。”

牧斯吉議員由此作為開頭,一直講下去,最後,演講獲得了聽眾們熱烈的掌聲。

雅德萊·E. 斯蒂文森在密歇根州立大學發表畢業典禮的演說時,也是以低姿態開場,他說:“每當身處這樣的場合,我總是感到力不從心。這讓我想起有人問薩穆爾·巴特雷的怎樣充分利用生命的時間的問題的答案——‘我還不知如何好好利用接下來的15分鍾呢!’現在我也有同樣的感覺,不知如何好好利用接下來的20分鍾。”

在你麵對公眾發表演講時,就如同被陳列在櫥窗中,你的一顰一笑,你的個性風格都被聽眾看得真真切切,一旦你流露出高高在上的氣勢,聽眾就會立即對你避而遠之。當然,你也無須表現得緊張無措,隻要充分表現出你的謙遜誠懇,聽眾也會以最溫暖的友情回饋於你。

美國電視行業競爭激烈,尤其是每一季電視劇中的知名演員們,每年都恨不能爭個頭破血流。而這其中,有一位年年都毫無懸念、穩坐電視節目的演員埃德·蘇力維。他不但是新聞行業的名人,也是電視劇集的明星麵孔。不過,他總是把自己定位在業餘的水準上,認為自己還不夠好。他在電視上常有一些木訥的舉止,如果放在別人身上,估計早就從屏幕上消失了,可是那些撓下巴、縮肩弓背、拽領帶、有些口吃的毛病由他做出來,倒也不那麼令人討厭了。每一季結束,他都會邀請願意模仿他的人上電視節目,這些人不但把他的缺點盡情表現出來,甚至還誇張了許多。埃德·蘇力維不但不生氣,還比別人笑得更開心。他的謙遜自然,受到了觀眾們真心的讚賞。觀眾最討厭的就是那種自以為是的所謂名人。

亨利和當納·李·托馬斯合著了《宗教偉人傳記》,在書中他們這樣評價孔子:“雖擁有淵博的知識,卻從不輕視他人,總是用寬廣的包容之心引導激勵人們。”要是你也能夠擁有包容之心,那就能輕而易舉地與聽眾的心靈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