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眾是由單獨的個人組成的,所以聽眾的反應也跟個人的反應一樣。如果你敢公然地批評聽眾,必然招致憤怒。如果你對他們做的值得稱讚的事表示讚美,你就贏得了通往他們心靈的護照。
愛聽讚美的話是人類的天性,人人都喜歡正麵刺激,而不喜歡負麵刺激。如果在人際交往中人人都樂於讚揚他人,善於誇獎他人的長處,那麼,人際間的愉快度將會大大增加。有一位心理醫生在銀行排隊取款時,看到前麵有一位老先生滿麵愁容,這位心理醫生暗想,我要讓他開朗起來。於是他一邊排隊一邊尋找老先生的優點,終於他看到,老先生雖駝背哈腰,卻長著一頭漂亮的頭發。於是,當這位老先生辦完事情走到心理醫生麵前時,心理醫生衷心地讚道:“先生,您的頭發真漂亮!”老先生一向以一頭漂亮的頭發而自豪,聽到心理醫生的讚美非常高興,頓時麵容開朗起來,挺了挺腰杆,道謝後哼著歌走開了。一句簡單的讚美給別人帶去了愉快心情,這是一件多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演講也一樣,你先讚美一下你的聽眾,他們很快就會接納你。但這也需要你認真地研究一下,因為如果你的讚美是一些誇張、不切實際的詞句,比如“各位是我曾見過的最有智慧的聽眾”,也會被大多數的聽眾認為是空洞的諂媚並因此而感到厭惡。讚美要有根有據,如果言不由衷或言過其實,肯定會招致對方的反感。與其如此,還不如不讚美。
引用大演講家薑西·M. 德普說的話:你得“告訴他們一些有關他們的事,並且是他們沒想到你可能會知道的事”。舉例說,有個人最近要在巴爾的摩基瓦尼俱樂部演講,卻找不到有關該俱樂部的特殊資料,隻知道在該俱樂部的會員裏曾有一位出任國際會長,一位出任國際董事。這些對俱樂部裏的人來說並不是新聞。他想來點新鮮的東西,於是這樣開場:“巴爾的摩基瓦尼俱樂部是101898個基瓦尼俱樂部中的一個!”會員們感到有些奇怪:這個演講人說錯了——因為全球隻有2897個基瓦尼俱樂部。然後,演講者接著說:
可是,就算各位不相信吧,它仍然是個事實,至少在數學方麵是這樣。各位的俱樂部是101898個當中的一個,不是100000或200000個當中的一個,而確實是101898個當中的一個。我是怎樣算出來的呢?基瓦尼國際組織有2897個成員俱樂部。這樣的話,巴爾的摩俱樂部過去曾出過一位國際會長和一位國際董事。從數學的觀點看,任何一個基瓦尼俱樂部想同時出個國際會長和董事的概率是1:101898——我有一位名叫鍾斯·霍普金斯的數學博士朋友,他可以證明這個數字的準確性。
在你表示讚美的時候,要確實百分之百的真誠。如果沒有誠意的話,可能偶爾會騙過一兩個人,卻騙不了大部分聽眾。什麼“這樣高度智慧的聽眾……”“這來自霍霍柯斯、新澤西的美女和俠士的特別聚會……”“我真高興在這兒,因為我愛你們每一位……”哎呀!千萬不要這樣!如果表示不出真心的讚賞,不如什麼也別表示。
讚美是一門學問。最有效的讚美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最需要讚美的不是那些早已揚名天下的人,而是那些自卑感很強的人,尤其是那些被壓抑、自信心不足或總受批評的人。他們一旦被人真誠地讚美,就有可能使自己尊嚴複蘇,自尊心、自信心倍增,精神麵貌從此煥然一新。
在19世紀初期,倫敦有位年輕人想當一名作家。他好像做什麼事都不順利。他幾乎有四年的時間沒上學。他的父親因無法償還債務,被迫入獄,而這位年輕人還時常受饑餓之苦。最後,他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個老鼠橫行的貨倉裏貼鞋油底的標簽,晚上在一間陰森寂靜的房子裏,和另外兩個男孩一起睡。就在這個貨倉裏,他寫稿寄出去,可是一個接一個的稿件被退回,最後有一位編輯承認並誇獎了他。由於這句誇獎,他受到了極大的激勵,眼淚流到了他的雙頰。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查爾斯·狄更斯,英國著名的文學家,《霧都孤兒》《遠大前程》等偉大作品的作者。
假如不是那位編輯的誇獎,狄更斯很可能永遠也成不了作家,更不用說成為世界著名作家。這就是妙語激勵的神奇效果。
03 與聽眾融為一體
演講時,要首先指出你和聽眾之間有某種直接的關係。如果感到被邀請很榮幸,就照實說吧。哈羅德·麥克米倫在印第安納州綠堡的德堡大學對畢業班學生講話時,就這樣打開溝通的路線。
“我很感激各位親切的歡迎,”他說,“身為英國的首相,應邀前來貴校,的確不是簡單的事。不過我感覺,我當前的政府職位,恐怕不是各位盛情邀請的主要原因。”
接著,他提到自己的母親是美國人,出生於印第安納州,而父親則是德堡大學的首屆畢業生。
“我可以向各位保證,我以能和德堡大學有這樣的關係而感到光榮,”他說,“並以能重溫老家的傳統而驕傲。”
這是不用懷疑的,麥克米倫提到美國這所學校,以及母親和父親的美國生活方式,立刻就為自己贏得了友誼。
另一種打開溝通路線的方法,就是提到聽眾中的人的名字。有一次,在演講前的宴會上,我坐在主講人的旁邊。我很奇怪他對每一個人都非常好奇,不停地向宴會的主人打聽,比如穿藍色西裝的人是誰,或那帽子綴滿花朵的女士芳名叫什麼?直到他站起來講話時,我才了解他好奇的原因——他非常巧妙地把方才了解的名字運用在自己的演講裏,我看到那些名字被提到的人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這個簡單的技巧也為演講者贏得了聽眾溫暖的友情。
再看看通用公司總裁小弗蘭克· 佩斯是如何使用幾個名字,使演講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的。他在紐約“美國生活宗教公司”一年一度的晚宴上演講:
今晚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特別愉快、又特別有意義的夜晚。我的牧師羅伯特·艾坡亞就坐在聽眾席裏。他的言行和指引,已成為我個人、家人以及我們全體人員的一種激勵和啟示……其次,在座的路易·施特勞斯和鮑伯·史蒂文斯對宗教的熱誠,已擴大為對公共事業的熱忱……能跟這些人坐在一起,實在是本人無上的光榮。
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你準備提到一個陌生的名字,尤其是剛打聽來的名字,要確信沒有弄錯。要知道自己為何要提到這一名字,並以一種適當、得體的方式提出來。
另外,還有一個辦法可以使聽眾的注意力保持在巔峰狀態,那就是用代名詞“你”,而不要用“他們”。這種方式可以使聽眾保持一種自我感知的狀態。這一點,我在前麵已經指出,演說者如想把握聽眾的注意和興趣,是不能忽視這一因素的。下麵摘錄了題為《硫酸》的演講中的幾段——這是我們紐約某個培訓班裏的一個學員的演講。
大多數的液體,都是以品脫、誇脫、加侖或桶等單位來計算的。我們通常說,幾誇脫的酒,幾加侖的牛奶,以及幾桶的蜜糖。在發現一處新油井之後,我們也會說它每天的產量有幾桶。不過,有一種液體,由於生產和消耗量太龐大了,必須以噸作為它的計算單位。這種液體就是硫酸。
硫酸與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麵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如果沒有硫酸,你的汽車將無法行駛,你就得像古時候那樣騎馬或駕駛馬車,因為在提煉煤油及汽油時,必須使用硫酸。不管是照亮你辦公室的電燈,還是照亮你餐桌的燈光,或是在夜晚引導你上床的小燈,這一切如果沒有硫酸,都將成為不可能。
早上起床後,你擰開水龍頭放水洗澡。你轉動的是一種鎳質水龍頭,在製造過程中,也少不了硫酸這種物質。你的搪瓷浴缸在製作時也要用到硫酸。你使用的肥皂也可能是用油脂加上硫酸處理而製成的……在你還沒有和你的毛巾打交道之前,它就已經和硫酸打過交道了。你使用的毛梳上的梳毛也需要用硫酸處理,你用的塑料梳子,沒有硫酸,也造不出來。還有你的刮胡刀,在經過最初的煆造後,也需要在硫酸中浸泡處理。
你穿上內衣,套上外衣,扣好紐扣。漂白業者、染料製造者,及染布者本人都要使用它。製造紐扣的人可能會發現,要想製成紐扣,必須使用硫酸。皮革製造者也要使用硫酸來處理你皮鞋的皮革;而當我們想要把皮鞋擦亮時,硫酸又發揮了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