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鋃鐺下獄臨死地(2 / 2)

鸞哥兒嘟起了嘴,攆著孝逸捶他,

“你那皇上生了五個兒女,才變得那般豐盈嫋娜,鸞哥兒一個還沒生,怎就說不如她了……”

“跟她比什麼?從此以後再和她沒有任何瓜葛!”

“哥哥總是嫌鸞哥兒瘦!……”

“傻妹妹,你是我李孝逸的老婆,肥些瘦些管什麼?她是滅了我越王一族、奪了我大唐江山的仇人,你們兩個豈可同日而語?便是天仙,又能如何?早晚有血債血償的那一天!”

“哥哥好能隱忍的人物,這般的深仇大恨,六年來竟是怎麼煎熬過來的?”

“你道是做人家麵首,是那般容易的?總之她什麼時候要,就什麼時候給,含著眼淚陪著笑臉,吃著十二萬分的小心,還要費盡心機時刻提防著別的小子們趁機上位。哪有這般縱橫天地間從容自由!縱然粗茶淡飯破衣爛衫,給個王侯也不換。”

鸞哥兒聽孝逸這般說,方知原來自己的夫君是個這般純淨的鐵骨男兒。上次那般啐他,難怪他羞憤投河。若是真的去了,他的心中不知會有多絕望,自己可不是會後悔一輩子?自己是他在世間唯一引以自豪的人,豈能辜負了這位好哥哥。

翌日,孝逸在村裏借了一個獨輪車,趁著天色尚早,兩個收拾停當,載著鸞哥兒,徑向鄰村市集而來。

那白眼狼眼見二人日子雖然拮據,卻總有釵環首飾拿出來典當度日。又都是質地上乘的宮廷樣式,不免留了心。那鸞哥兒將一個小家治理得滴水不漏,再也騙不出什麼。遂舉報到縣裏,縣裏始終沒有回複。今見二人出門趕集,也不知回也不回,不免暗自嘀咕。

孝逸從未推過獨輪車,鸞哥兒坐在上麵,讓他左右支絀,隻怕摔著妻兒,更加小心翼翼。好在他聰明,走了沒多遠,就學會了如何用力。一路上滿頭大汗,隻盼著快點兒到。

忽聽遠處馬蹄鑾鈴大響,忙推車閃入樹林,但見一隊人馬,沿著林間小路,一路飛奔而來,身後麵塵土飛揚。馬上諸人身著錦服箭袖,腰懸寶劍,急匆匆趕路,並未向這邊細看。孝逸眼尖,見領頭那人白淨臉膛,身材勻稱,眉若遠山,正是周培公。不免心中一凜,

——培公突然出現在左近,難道有事發生?

鸞哥兒亦認得培公,

“周將軍行色匆匆,到這桃花源來做甚麼?他又怎知我們在這裏?”

“那兩隻鴿子可喂得好好的?”

“可不是,難道洛陽出了大事?亦或是周將軍隻是公幹路過……”

兩個猜疑了半日,也沒個結果。隻是這二人是鐵了心不想回去,故而避開故人,偷偷潛行上路。到了那集市之上,卻見趕集的人山人海,推搡不開。孝逸將鬥笠壓低了,鸞哥兒也包上了頭巾,旁人也看不清他們麵目。

但見牆上貼著告示,一群人圍著爭相觀看。兩個便擠上去,但見上麵寫道:

“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狄仁傑意圖不軌,糾結六臣謀反朝廷,今將同黨一起下獄,有知曉其謀逆秘事的,宜加舉報,聖上自有封賞。”

眾人在旁議論紛紛,連狄仁傑都關進了大牢,這大周朝真是要變天了。要知同時入獄的這六人,皆是三品以上大員。狄仁傑一心為國,清正廉潔,耿直不阿,竟是得罪了哪個,被皇帝狠心打入天牢!一旦謀反罪名成立,還不是個全家斬立決,真是可悲可歎。

唯有鸞哥兒和孝逸清清楚楚,下了天牢還要昭告天下,明顯就是衝著自己兩個人來的。反正你們兩個躲著不見,便將老相國打入天牢,問成斬立決的死罪,不怕你二人不肯現身。

——狄相為天下百姓做了多少大事,徐敬業起兵反唐的關鍵時刻,力排眾議擁戴天後,如今大周初定,皇上便過河拆橋,這種狠事還真是做得出來。

鸞哥兒但覺天旋地轉,卻被孝逸扶著,勉強挪到牆根底下,忍不住眼淚簌簌掉了下來。兩人再無心思置辦棉衣,隻是默默地坐在路邊一個攤子上,孝逸給妻子盛了一碗麵湯,推到她嘴邊,她也了無心思,搖搖頭一聲不吭。

“你既跟了孝逸哥哥,便知她必然報複。這一切都是早晚的事,何必到了眼前才後悔?”

鸞哥兒知道孝逸又多心,勉強喝了幾口湯,反安慰他道:

“奴家哪裏是後悔,她每次跟鸞哥兒說話,語氣都是和和氣氣綿綿軟軟,奴家還道富有四海的一代女皇,自然是豁達大度,拿得起放得下的……隻是沒想到竟是這般下手狠辣的人,還無辜牽連上六位股肱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