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家也是我兒時的住處,以前我們宅子的後麵,左麵有兩個大水塘,裏麵種蓮藕並養了魚,夏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魚兒在蓮葉間嘻嘻。冬天是我們兒童的滑冰場。我家的院門向北開,出門就是村裏的大街,麵向東站在大街上,左邊又有一個方形的水塘,水塘的東邊有一條南北鄉村街道,與大街交叉成十字。水塘的東南角處,也就是十字路口偏西有一口水井。在我很小的時候,整條大街上的人都來這裏擔水(做飯、洗衣、喂牛)。這條大街西高東低,汛期來臨時,大雨傾盆,整條街就成了水渠,上遊的水嘩嘩地向下遊流,一直把水塘灌滿再漫到街上,這時魚兒也可以在大街上玩兒了……
幾十年過去了,我家後麵左麵的水塘被填平成了宅基地,大街邊的水塘還在,但隨著人們生話水平的提高,水井也不見了。這條街上的人就湊錢在井的位置建了一座小廟。裏麵有井王爺,土地爺,還有什麼爺的泥塑像。逢年過節時,街上的老人就到這裏點上一柱香,上點貢品來祭拜,保佑五穀豐登,全家老小平安幸福。
小廟門前就像農家蓋的出廈房,廟門向南,冬天人們可以在這裏曬太陽,夏天可以躲雨。
現在這裏就是留守老人的樂園,新聞發布站,育兒(帶孩子的也經常在這玩兒)場所……小廟門前有木墩兒,坐墊(磚塊上放幹草),誰來的早誰坐,來的晚的自己想辦法,或幹脆站著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