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了,我把給父母買的,豬肉、雞、魚什麼的先提前給他們送去。這樣他們不用買了,可做些炸雞塊,魚塊,肉丸之類的準備過年待客。
吃過早飯我收拾了一下就騎著電動車出發了。雖然過了“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的年代。但去娘家還是挺興奮的,父母已70多歲了,身體還算硬朗。有時間就回家叫聲爸媽,心裏挺舒服,挺踏實……
我老遠就看到小廟那裏聚了好多人。年老的多,年輕的少,老人坐著在說笑,眼不時地瞅著路人。年輕的有抱孩子的,有站著閑聊的……
我在小廟門口下了車,給站著的人打了招呼。然後望著母親笑,母親也迷著眼看著我笑就是沒站起來的意識。
“這你不急啦,你傻笑什麼,你閨女來啦,還不站起來。”別院的嫂子推了一下母親笑著說。
“我還以為是誰呢,這傻妮子怎麼現在才來,人家的閨女昨天就來了,我還說你們不來,我就不給你們做好吃的了。”母親笑著,埋怨著扶著牆壁站起來。
“你們在這裏接著等吧,總會來的,”母親扭頭對旁邊的幾位阿姨說。
“閨女盼來了趕快回家吧,我再坐會兒也回家”。說話的滿頭銀發,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坐一把從自己家搬的大椅子。她去年得腦中風,看的及時,但行動已不方便,兩個兒子在外地工作,平時很少回家,兩個女兒離的較近些,隔三差五來看她,她是在等兒子們回家過年……
“媽你們每天坐在小廟那裏都幹些什麼呀?”我和母親坐在堂屋門前的小凳子上,邊曬太陽邊閑聊。
“沒做什麼,就是打打牌,聊聊家常,商量一起去趕集,聊聊自己的兒女,反正習慣了,吃過飯沒事做就想往那裏跑。”
“你還會打牌呀,眼睛看得清嗎?”
“會呀,玩唄,誰都看不清,瞎玩兒,嗬嗬。”
“你們還挺有意思呀?”
“你們又不在身邊,我們隻有自己找樂。白天在小廟那裏玩,晚上一起出去散步,然後再各回各家。年紀大了還能做什麼呀?”
“剛才我看見c大娘怎麼不高興呀?”
“還不是因為她的兒子出國了,給她打電話說,今年不回家過年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回來了,心裏不好受唄。唉我們這些老人盼過年又怕過年,盼過年是盼著兒女團聚,怕過年是怕兒女過年也不回家……”
“我們不是經常來嗎?”
“所以呀,她們都羨慕我子女都在身邊”,媽很滿足的說。
“今天我們吃什麼飯?”媽笑著問我。
“還喝湯麵條吧,媽做的飯就是好吃,百吃不厭。”我高興地說,且心裏感覺特幸福。因為隻有母親才如此關愛你……
下午我回家,媽把我送到小廟那裏,這裏己聚集了五、六個老人。
“吃過飯就走啊,天還早呢,多陪你媽聊聊,”a嬸笑著說。
“嗯,聊過了,我這是經常來,家裏也忙,來坐一會就走。”
“走就走吧,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常回來看看就行”。母親佯裝生氣地說。
母親們每次送走兒女,都在盼望下一次什麼時候再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