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二、滿載而歸(1 / 2)

接連拽了幾天,剝了幾夜終於完成任務。老板沒有了壓力也啍起了小曲兒,腿一高一低像戲台上的小醜兒。“明天的火車票,活幹完了,你們可以休息一天,看看這裏的雪景。”老板顛到我們宿舍門口笑著衝屋裏說。“你這黑心老板可發發慈悲讓我們休息了”,18號笑著回應。

大家都很開心,換上自己自認為很體麵的衣服,梳洗打扮一番。但再怎麼遮蓋也掩飾不住兩個多月的艱辛留下的痕跡。白裏透紅的臉蛋兒變得黑黃且粗糙,本色重的變的更黑,肥胖的變苗條了些,幹淨的雙手變得黑乎乎地翹皮兒,指甲縫裏很髒甚至指甲蓋脫落。但大部分卻顯得很健壯有力(插個題外話,我從新疆回來去一家幼兒園幫忙,老師給小朋友示範遊戲,兩個老師背對背,胳膊挽胳膊交替把對方背起。我的搭檔比我胖,但她背我很吃力,我卻很輕鬆的把她背起來了,好笑吧。)我們三五成群的來到戶外,白茫茫的曠野刺得我們睜不開眼,好一會才慢慢適應。憑記憶在田間小路上留下我們的足跡,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棉田已粉碎,看不出哪裏是田哪裏是路。遙遠處像雪海中的“小島”那是維族村莊。稍近一些一排排士兵似的楊樹是大路的標誌。近處紅柳林還高傲地立著馱著一團團的白雪在向大自然示威。

“我們去監獄院那裏看一下吧”。有人提議。“你知道監獄在哪裏呀?”“應該在那個方向不遠處,因為我們每天早上摘棉花時不是聽到勞改犯在唱歌嗎?”18號指著我們所在地的北方說。“我不去太累了,還不如回去休息”,“我也不去”,不去的都在猶豫。我和22號大姐及幾個好奇心強的就開始跨過雪野來到大路上,朝著監獄的方向走去。一路上看到維族小夥騎著高頭大馬在雪野中放牧,路邊耐旱的小葉楊樹,榆樹,沙棗樹在列隊欣賞我們這些勤勞的異鄉人。我們折幾枝沙棗走著、說著、笑著,沒有了摘棉花時的疲備。聽著近,走起來遠,大約走了10多裏路,前麵就是監獄院了。大門口停著一輛警車,車門開著從車上下來兩名警察手裏端著槍衝我們有禮貌地說:“老鄉不能再往前走了,這裏是禁地”。

“好,好我們在這裏看看就走”。我們為達到目的地而興奮了幾分鍾,然後轉身往回走,路過維族村時在那裏的小商店(這裏的商店基本沒什麼牌子,隻在牆壁上用手寫上商店兩字,在他們的院子裏的一間小屋裏堆放些日常用品及幾箱零食就是商店。在院外是看不出來的。)裏買點零食。大姐要了兩個雞腿。“奇怪你怎麼舍得買雞腿呀?”都知道大姐很節省的,平時都讓老板從市裏捎好吃的(水果,火腿,雞腿之類的,大姐從不舍得花一分錢)。“留著坐火車上吃,幹幾個月苦活了打打牙祭”,大姐笑著說。

“喂你們幾個在哪,快回來,要算帳了,你們不要錢啦?”領班打我手機。“回去,回去馬上”我掛了電話催她們快買快回。

“l號8500元,2號8750元,3號978l元……16號8051元,20號8688元,21號9982元,22號11109元……”老板像給剛考試過的小學生念分數一樣念著每個人的收獲。

“呀好幾個摘一萬多的,我也沒閑著怎麼沒她們摘的多呢?”

“就這就行,多少是多呀。”

“不可想象這每一分錢都是我們一朵一朵扣出來的呀,掙錢真不易”。

“奶奶,這次回家我要給自己買件好衣服”。

“我要添幾件新家俱。”

“我要把錢存起來給兒子上學用。”

大家都在盤算自己的勞動收獲該怎樣分配。“你們再核算一下自己平時記的數和我們算的有沒有出入,有的話趕快找我,沒有的話我就給你們每人一張條,上麵有你們的名字和錢數,回去到領班家領錢。我把錢全打到她的卡上。”

大家興奮地,說說笑笑地在宿舍裏收拾東西,準備回家。從家裏捎的舊衣服經過數日的風刮日曬已不成樣子,全扔了,回去時除了帶些新疆特產沒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