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背景
《斷層線:全球經濟潛在的危機》作者:拉古拉姆拉詹,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也是美國金融學會費雪一布萊克獎的得主。該獎專門獎給四十歲以下最優秀的金融學家。該書為“2010年《金融時報》/高盛財經書”大獎唯一得主,並獲“全球思想家推崇圖書”排名第一。將由中信出版社今年7月出版,全書約22萬字。
本書談到,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盡管人們已經有很多反思,但並未觸及其更為深層的原因。地質學家發現,地震往往是沿著斷層線發生的。作者認為,同樣有三條“斷層線”導致了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而且,由於政府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未來的危機仍然會沿著這三條“斷層線”爆發。散,並緊緊抓住這個希望不鬆手,因為這和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然而,我們的行為“齊心協力”地把世界經濟逼到了災難的邊緣,如果不認識到自己的錯並采取措施亡羊補牢的話,悲劇還會再次上演的。
在全球經濟中存在著很深的斷層線,並且不斷加深,因為在經濟一體化和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對個人和機構來說最適合的未必適合整個係統。其中一些十分嚴重的斷層並不是由經濟原因導致,它們是政治的產物。不幸的是,在金融危機將一切暴露無遺之前,我們並不知道這些斷層線分布在哪。如今政客們宣稱,要“永遠告別危機!”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隻會抓幾個替罪羊而已,這並不僅僅是因為體係實難改變,更是因為政客們若是追蹤這些斷層的所在,那麼就會發現他們自身也存在著斷層。如果經濟複蘇加快,人們安於現狀的想法就會變得更加堅定,做出改變則會顯得尤為困難。因此,本書意在吸取本次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從更深的層次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提出能夠應對本次危機真正原因的政策選擇,以避免重蹈覆轍。
大家普遍認為本次危機根本上是由曆史性危機的延續造成的,首先,我來說說我對此的看法。20世紀90年代末,一些曾經依靠外國借款花錢大手大腳的發展中國家(為簡練起見,我用“發展中”這個詞來指代那些人均收入水平較低的國家,用“工業化”來指代那些人均收入水平較高的國家)決定改變消費習慣,以省錢來取代花錢。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當時也處於日益加深的經濟下滑之中。於是總得有人擴大消費和投資以防世界經濟大幅度放緩。對於那些願意花錢的國家,好消息是現在的發展中國家,日本和緊隨其後的德國以及那些石油富國們已經有足夠的盈餘為他們買單。20世紀90年代末,在工業化國家中,一些公司在以信息技術和通信為代表的行業中進行大規模投資。不幸的是,這股投資熱潮最終演變成了我們如今所說的互聯網泡沫,2000年初泡沫最終破滅,同時各個公司也在大規模地縮減投資。隨著美國經濟的放緩,美聯儲加大幹預,大幅度削減利率。希望以此激活經濟領域中對利率敏感的經濟活動。正常地講,此舉本應拉動企業投資的增加,但是這些企業在互聯網泡沫的時代已經進行了大量投資,此時有些力不從心。相反,較低的利率刺激了美國消費者購買住房的熱情,從而抬高了房價,使房地產投資猛增。這些住房購買者有相當數量的人信用評級較低或者有不良的信用記錄—也就是所謂的次級貸方—這些不符合常規抵押貸款借貸條件的人如今也獲得了貸款途徑。持續走高的房價又讓次級貸款者有能力為低息抵押貸款重新融資(從而避免違約)。對於許多貸款者來說,還貸似乎還是一件遙遙無期的事。海外投資者通過對美國的出口集聚了大量資金,這些資金便如洪水般向美國的借貸者湧來,這就助長了美國無節製的消費習慣。那麼德國斯圖加特的一名牙科醫生是如何把錢借給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一名次貸者的呢?這名德國牙醫當然不能直接把錢借給要貸款的人,那樣會產生巨額的成本,因為她既要調查該貸款者的信用程度,也要使貸款行為符合地方的各項法律法規,還要收回還款,一旦發生違約時還要進行幹預。而且,每一個次級貸款購房者違約的可能性都很高,必然會高於一個保守的私人投資者可接受的範圍。
此時,錯綜複雜的美國金融業就有了用武之地。貸款的證券化讓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了。如果將該抵押貸款同來自其他地區的抵押貸款打包出售,那麼多樣化的投資則有利於風險的降低。風險最高的貸款可以出售給有能力進行風險評估,喜歡在刀尖兒上跳舞的買家。安全性較高的貸款則可以直接賣給這名德國的牙醫和她的銀行。以這種方式,美國的金融業填補了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鴻溝。一邊是過度消費,需求旺盛,而另一邊則是消費不足,市場低迷。但整個大廈是建立在房地產市場的基礎之上的。新的住房建設工程以及房地產銷售增加了美國建築業、房地產中介以及金融業中的就業崗位。而攀升的房價還可為貸款和新的消費融資。美國的消費者看起來欲壑難填,其他國家可以一邊通過對美國的出口拉動經濟走出低迷,一邊又借錢給美國為進口買單。人們就好像活在一個甜蜜的夢中,可夢終究是會醒的。但是當美聯儲宣布要提高利率並抑製房價上揚時,這列飛速運行的欲望號街車終於戛然而止,瘋狂的借貸行為也因房價的走低而偃旗息鼓。次級抵押貸款的證券價格驟降,因其背後的抵押風險比宣稱的風險更大。結果這些看上去很精明的銀行家們手裏卻持有大量評級高但質量低的證券,即使連他們自己都知道這是在玩火。而且,他們竟然通過大量的短期債務為這些證券融資。結果可想而知,短期債務的持有者驚恐萬分,當債務到了還款期限時,他們拒絕再為銀行融資。一些銀行以破產告終,其他銀行獲得了政府的援助,而整個體係卻瀕臨崩潰的邊緣。世界經濟急速下滑,雖然現在已處於恢複期,但是恢複得十分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