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小企業會計賬戶的審查(2 / 3)

筆的審查,以確定固定資產變動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實性。同時,對固定資產的實物數量采用抽樣審查的方法,查清賬簿上所記載的固定資產與實有固定資產是否相符,以便了解固定資產的保管狀況。

(2)固定資產修理核算的審查。

為了維護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企業必須對固定資產進行有計劃的和及時的修理。這些修理所發生的費用支出成為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

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是為T%b償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的損耗。對企業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進行查賬,目的在於督促企業合理確定折舊的範圍和方法,依法計提折舊,確保企業固定資產的保值。

這類錯弊較易審查。在實際工作中,企業一經選定折舊方法,一般情況下變動的可能性較小,而且變動後對折舊額的影響較明顯,易引起注意。檢查人員隻要熟知有關規定,即可結合企業實際確定其選用的折舊方法是否適當、正確。

怎樣對投資業務進行查賬

投資是指企業在其本身經營的主要業務之外,出於理財和經營上的目的,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境內外以貨幣資金、實物、無形資產,向其他單位投資或者購買其他單位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而獲取收益的經濟活動。

企業的對外投資根據投資期限的長短,可以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簡單地說,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能夠隨時變現,持有時間不超過一年的有價證券,以及不超過一年的其他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則是指不準備隨時變現,持有時間在一年以上的有價證券,以及超過一年的其他投資。

(1)怎樣進行交易性金融資產業務的審查。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能夠隨時變現,持有時間不超過一年的有價證券,以及不超過一年的其他投資,主要包括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其他投資三大類。在資產負債表中,通常將短期投資列入流動資產一類。

(2)怎樣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業務的審查。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不準備隨時變現,持有時間在一年以上的有價證券,以及超過一年的其他投資,包括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其他投資。在資產負債表中,長期投資列在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之間,屬資產類,其中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股權投資列在流動資產項下。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審查

負債業務的審查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實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按其償還期限劃分,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其他應付款等;長期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和長期應付款等。

(1)怎樣進行流動負債業務的審查。

流動負債是企業籌集短期資金的主要來源,指企業將在1年內或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貨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其他應付款以及視同流動負債的職工福利費等內容。流動負債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對於其入賬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必須加以控製。

①怎樣查短期借款業務。 短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種借款。

②怎樣查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是指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因賒購商品、勞務和服務等而發生的短期債務。它是隨著企業賒購業務的發生而發生,因此在查證過程中應結合購貨業務對應付賬款進行查證。審查的資料不僅包括資產負債表、總賬、明細賬、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而且包括與供應單位簽訂的有關合同、協議等。根據這些合同、協議判斷原始憑證所記載的業務是否真實,是否合理合法,再根據原始憑證判斷其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③怎樣查預收賬款。

預收賬款是指企業按照經濟合同規定向購貨單位或個人預先收取的貨款或定金。

(2)怎樣進行長期負債業務的查賬。

長期負債是指企業除了投資人投入的資本以外,向債權人籌集可供企業長期使用的資金,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和長期應付款等。與流動負債相比,它具有數額較大、償還期限長的特點。

①怎樣查長期借款業務。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由於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要求,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人的、償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種借款,主要包括專用借款及基金借款。

②怎樣查應付債券。

應付債券是指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③怎樣查長期應付款。

長期應付款是指企業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項,包括采用補償貿易方式下應引進外國設備價款和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等。

所有者權益業務的審查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投資者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包括投資者投入的資本及其所形成的資本積累。在會計中,所有者權益分為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四個項目進行核算。通過對被審單位所有者權益及其增減變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正確性進行審查,可以揭露錯弊,促進被審單位遵紀守法;可以證實資本金的保值、增值程度,評價經營者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維護所有者、債權人、經營者等各方的利益;還可以證實被審單位的經濟實力,增強其吸引資金的能力,提高其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由於所有者權益在核算上具有業務少、金額大的特點,因此,對所有者權益各項目一般應逐筆進行詳查。

(1)實收資本的查賬。

實收資本是指投資者作為資本投入到企業中的各種資產的價值,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實收資本審計就是對企業設立以及增減投資時投入資本金的真實性、合法性、正確性進行的審查,確定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金是否及時、足額地到位,產權關係是否明晰,資本是否得到保全等,以保證國家各項法規的貫徹執行,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2)資本公積的審查。

資本公積是由於非經營性因素形成的不能計入實收資本的所有者權益,主要包括投資者實際繳付的出資額超過其資本份額的差額、法定財產重估增值、資本彙率折算差額、接受捐贈的資產價值等。資本公積審計是對資本公積形成和使用的真實性、合法性、正確性進行的審查。資本公積是企業資本的儲備形式,它與實收資本一樣,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周轉並產生效益,隻不過不歸屬到每個投資者的名下,不參加收益分配。因此,它與實收資本審計具有相同之處,其審計意義在於維護各投資者的利益,保證國家各項法規製度得到貫徹執行。

(3)盈餘公積的審查。

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包括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和公益金。國家有關法律對其來源、用途作了專門的規定。盈餘公積審計就是對盈餘公積形成、使用的真實性、合法性、正確性進行的審查.通過盈餘公積審計,能夠正確反映企業資本增值,維護所有者及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為社會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

(4)未分配利潤的審查。

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未作分配的淨利潤,它等於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與已分配利潤總額的差額,反映企業曆年結存和本年已實現但尚未分配的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潤審計就是對企業這部分留存收益的真實性、合法性、正確性進行的審查。顯然,未分配利潤的審查主要依賴於利潤形成和利潤分配的審查,隻有利潤形成和利潤分配業務都沒有問題,未分配利潤才可能沒有問題。

收入與成本費用類賬戶的審查

收入賬戶的審查

收入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取得的營業收入、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人,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在工商企業主要指產品、商品的銷售收入及工業性勞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指企業除基本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活動所取得的收入。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聯係的各項收入,按會計準則的規定,它不屬於營業收入的範疇,但為了便於核算,本章收入的核算中也包括營業外收入。

1.主營業務收入的審查。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審計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審計和其他業務收入審計,此處隻闡述主營業務收入審計。

(1)主營業務收入的真實性審查。

具體方法是:檢查出庫單存根、銷貨發票存根和有關明細賬,看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及營業外收入劃分是否清楚,應視同銷售的收入是否入賬;審閱一定數量的發貨單、發票存根、結算憑證,並與明細賬進行核對,看是否遵守了收入確認原則。

(2)主營業務收入會計處理的正確性的審查。

將產品銷售收入明細賬與總賬及相關賬簿、損益表等相核對,看其是否相符;抽查部分銷售業務,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產品銷售收入明細賬進行審查,核實其記賬、過賬、加總是否正確;審閱結賬日前後的銷售收入記錄,與發票、運單等相核對,看收入入賬的會計期間是否正確;檢查與產成品賬戶有關的對應賬戶記錄是否正確,同時檢查銷售收入憑證,看其賬務處理是否正確。

(3)主營業務收入計算的變動性和正確性的審查。

審計時審計人員要特別注意:有無隻計主營業務收入,不計算關聯產品、副產品銷售收入的情況;有無隻計算合格產品銷售收入,不計算殘次產品銷售收入的情況;有無隻計算基準價部分收入,不計算附加部分收入的情況;有無以物易物,不計銷售收入的情況;有無將產品銷售收入列入往來賬戶長期掛賬,不計算銷售收入等情況;有無收入不入賬,截留收入私設“小金庫”的問題;有無產品已銷售,確認為收入的條件已成立,但沒有作賬務處理,隱瞞收入的問題;有無在銷售價格上做文章,隱瞞、截留、貪汙收入的問題;有無虛列收入的問題以及與計劃的指示相比較。

(4)審查銷售折扣、折讓與退回。

檢查銷售折扣、折讓與退回的原因是否真實,是否符合條件,折扣、折讓與退回業務是否真實;檢查審批手續是否完備和規範;檢查折扣、折讓與退回的金額計算是否正確,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銷售退回的產品是否已驗收入庫,並記錄入賬;檢查折扣、折讓是否及時足額提交對方。

2.其他業務收入的審查。

在其他業務收入的核算中,會計作假的主要表現是人賬時間、入賬金額不正確,漏記其他業務收入,虛增虛減其他業務收人,偷漏應交的營業稅以及將正常的銷售收入或營業外收入作為其他業務收入處理等。

3.營業外收入的審查。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沒有直接關係的收入。它不屬於營業性收入,不繳納營業性稅金,是利潤總額的直接構成部分。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理固定資產淨收益、罰款收入以及經確定無法支付而轉作營業外收入的應付款項、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等。加強對營業外收入的檢查是監督企業非經營性財務收支的重要手段。

4.成本費用賬戶的審查

費用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即企業為了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而發生的材料物資的費用、固定資產的磨損、燃料及動力等能源的消耗、從事生產的工人及管理人員的勞動報酬支出等各種貨幣資金支付的開支。它可分為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成本費用的核算是企業會計核算的重要內容,它是否真實、正確、合法,將直接影響到材料消耗的多少,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存貨周期率的大小,經營成果的好壞。因此,通過費用成本的查賬,能夠有效地發現成本、費用核算管理中的差錯和弊端。有助於保證成本費用核算的真實、正確,杜絕成本費用支出中違反法紀的行為,減少和消除損失浪費,改善成本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產品生產成本的審查。

企業的在產品指處在生產過程中尚未完工的產品,包括正在加工中的產品和已經完成了一個或幾個生產步驟,但還需繼續加工的半成品兩部分。產成品成本是按照完工產成品與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將生產成本進行分配求得的,因此在產品的數量會直接影響到產成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