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小企業會計賬戶的審查(1 / 3)

第17章 小企業會計賬戶的審查

何謂查賬

查賬狹義地說僅指檢查會計資料。廣義的查賬,不僅包括檢查會計資料如:會計賬簿、會計憑證、財務報表及其他財會信息,還包括對統計核算資料、業務核算資料和其他經濟信息資料進行分析審查。

查賬是否等同於審計?我們知道,審計是獨立檢查會計資料及所反映的經濟活動,並對財務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發表審計意見。從定義中可以看出,查賬是審計的部分內容,沒有查賬這一基礎而又重要的工作環節就無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查賬也就構成了審計工作的主體內容,無怪乎大多數人將查賬與審計等同起來。

查賬是以國家政策、法律、法規、規定及企業的製度規範為依據,運用一定技術方法、經驗和技巧,對企事業單位經濟信息資料,主要是會計賬目進行審查、驗證、分析、查對的過程,以發現其管理漏洞和違法舞弊行為的一種經濟監督活動。

查賬,既要研究“賬”,即會計資料的問題,同時也要研究“查”,即檢查方法和技巧問題。

查賬的形式分析

查賬的組織形式根據檢查的範圍、內容、目的等的不同采取的形式也不同,常見的查賬形式有自我檢查和專業檢查兩種。

自我檢查

自我檢查是發動查賬客體自我教育的查賬形式,具有檢查麵廣、時間集中、省時效高的優點,一般適宜於解決比較明確而帶普遍性或行業特點突出的一些問題,但難以解決那些比較突出而又隱蔽性強的問題。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1)單位自查。

被查單位在學習相關政策法規的基礎上,按照統一的部署和要求,對自身的經濟活動進行自我檢查的形式。

(2)單位互查。

在統一組織和指導下,按係統、行業或地域劃分,組織檢查客體相關人員,進行交互檢查的形式。

專業檢查

專業檢查是由專門的機構或部門組織的對被查單位的會計資料進行檢查。常見的形式有以下三種:

(1)專門檢查。

專門檢查是由專門檢查機構(如審計機關、稅務稽查機關、財政檢察機關、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組織的檢查,以及專案檢查組織進行的檢查等。

(2)財稅大檢查。

財稅大檢查是由中央或省、市統一部署,統一組織的,自下而上的全麵檢查活動。大檢查中,可以發動企業、單位限期自查,開展互查,但主要的還是從財政、稅務、審計、企業管理部門等方麵抽調人力,在區域內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檢查。

(3)複查或驗收檢查。

複查或驗收檢查是在由下級機關組織檢查的基礎上,由上一級機關組織力量,對重點單位或具代表性的企業單位進行的抽查,借以評價其總體檢查質量和管理狀況,指導麵上工作。

查賬的基本方法與流程

查賬是指會計賬簿的檢查,對會計憑證的檢查,對財務報表以及其他財會資料信息進行分析,找出其異常和舞弊之處。

查賬依賴於“賬”,也依賴於“查”,賬就是會計核算資料的問題,查就是檢查方法和技巧問題。

查賬的對象

要想了解這個問題,首先必須了解違法舞弊者的舞弊動機。其動機一般有:

(1)侵吞企業財物,裝滿自己的口袋。

(2)逃避納稅。例如,部分企業為少繳增值稅而以篡改進項稅額抵扣聯或少開、不開銷貨發票;為少繳所得稅而人為虛減利潤,隱瞞收入,私設“小金庫”,搞賬外循環;為少繳個人所得稅而套取現金發獎金或從“小金庫”中私分等。

(3)粉飾經營業績。部分企業管理者為達到預先製定的利潤目標或者為了取得銀行貸款或騙取客戶信任,往往人為調節利潤,致使企業“虛盈實虧”或“少盈多報”。特別是當前,部分企業為了到股市“圈錢”,不惜造假來騙取上市資格。

查賬的主要目標

舞弊者挪用企業款作個人經營之用。這樣一來,這筆錢將遊離於企業之外,有時長期不能歸還企業,舞弊者為了避免被人發現,肯定會設法阻止其如實反映,他們會將這筆資金作為“預付貨款”、“墊付價款”、“其他業務往來款”等記錄於賬中,等到其歸還時再作“無貨退款”、“往來款結算”等處理。

由此可見,舞弊者在舞弊之初,便設好了防線,放好了“煙幕彈”,財務造假和信息扭曲便由此而生。查賬的目標就是要還經濟活動的本來麵目,揭示假賬後麵不可告人的東西。這就需要查賬人員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合理的查賬技巧來與舞弊者鬥智鬥勇。

查賬的方法

(1)查賬的步驟。

賬簿一記賬憑證一原始憑證一關聯企業。

原始憑證:如發票、火車票、收據、收料單、領料單、產品入庫單等。

記賬憑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

賬簿: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

財務報表:關聯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

(2)基本過程。

①查總賬。

總賬或總分類賬能夠全麵地、總括地反映企業的資金活動情況,用來考察、核對各種明細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所提供的數據。

在總賬裏的扉頁都是“經管人員一覽表”,記錄了企業名稱、賬簿名稱、賬簿頁數、使用日期、接管、移交情況等。找到發生業務的會計科目,根據該會計科目找全該會計科目的明細賬:現金明細賬、銀行存款明細賬、各類收入明細賬,各類支出明細賬、應付款明細賬、應收款明細賬、固定資產明細賬等。有些企業認為查賬人員不懂財務,有時故意遺留一些主要的明細賬,隻要根據總賬的會計科目向他索要就不會出現遺漏現象。如果企業在第一次拿賬時故意遺漏哪本明細賬,經過核對向其索要後才拿來的那本賬,就要特別留意,可能問題就出在那本賬上。

②查損益表。

損益表是總括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財務成果的財務報表。

通過查損益表所達到的目的是核實該企業損益表中的銷售收入年末累計數字與總賬的銷售科目數字是否一致,嚴防企業設假賬和兩套賬,做到財務報表的真實可靠。

③查銀行對賬單

銀行對賬單是銀行對企業所發生的收入、支出情況而編製的貸方、借方的一種記賬方式。通過查銀行對賬單所達到的目的是核實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現金日記賬是否與銀行對賬單一致,對銀行對賬單中的貸方、借方大筆項金額做重點檢查,看企業是否另設財務賬簿,會計憑證,獨立裝訂成冊,嚴防企業利用一個銀行賬戶設多種渠道。

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是我們查賬的重點,因為從這兩個賬裏能夠清晰地看清企業的資金流動的方向,並通過對相關原始憑證(如銀行對賬單和現金支票及相關發票、稅票等)的查閱從中發現可疑問題,從而進行下一步的查賬。

④查發票存根。

通過查發票存根所達到的目的是要企業提供發票的領購簿,按領購簿上的發票順序進行排列,檢查發票存根是否大頭小尾,上下聯金額是否一致,從中發現其他違法經營活動。

⑤查企業的倉庫保管賬。

倉庫保管賬是反映一個企業原材料、物資購人、銷售出庫情況的一種記錄。對一種產品,多種規格、進貨、出庫時間,倉庫保管賬都記載得清清楚楚,並按一個品種一個規格,依據發票的號碼、時問登記入賬,為案件查處和計算違法所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倉庫保管賬由企業的供銷部門的倉庫保管員負責保管。

倉庫保管賬一般不在企業的財務部門保管。查會計憑證時應注意的問題:賬本索要齊全核對後,就索要會計憑證,這是查賬的關鍵。一般業務多的企業,會計憑證多,企業故意留下幾本憑證,若不細心就發現不了,就需要辦案人員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每本憑證上都標明了每月的共幾本憑證,發現第幾號的沒拿來必須向企業索要,並細心查看這本憑證。有問題的憑證,財會人員是最清楚的。

(3)基本方法。

查賬的基本方法大致可劃分為兩類:即查核書麵資料的方法和驗證賬實的方法,在查賬過程中可結合使用。

查核書麵資料的方法是指通過對憑證,賬簿,報表以及其他各種書麵資料的複核和核對,借以驗證賬證、賬表、賬賬是否相符,審查其反映的經濟活動是否合法。

複核,是指對有關業務記錄的數字進行計算;核對,是指證賬,賬賬,賬表有關內容的對照,對比。

查核書麵資料的方法,按檢查的順序分為順查法和逆查法。

①順查法:常用於檢查業務繁雜的賬目,其結果比較精確。

②逆查法:常用於業務量較少的賬目檢查,往往事先已掌握的情況。也就是查表、賬、證的過程。

查核書麵資料按檢查的範圍分為抽查法和全查法。

①抽查法:是從全部會計資料中抽取部分資料進行審查的方法,即有目的地抽取幾個賬戶,幾大品種或特定時間的有關會計資料作重點檢查。

②全查法:是對全部經濟活動的資料全麵審查的方法。該法一般適用於較小企業或問題較多企業的賬務檢查。

資產類賬戶的審查

貨幣資金的審查

貨幣資金是指企業資金在循環周轉中停留在貨幣形態的資金。由於貨幣資金具有流通性強、使用靈活、容易兌現的特點,在有關貨幣資金的業務中極易發生營私舞弊、貪汙盜竊和揮霍浪費、違紀等問題。貨幣資金查賬的任務主要是審查企業有關貨幣資金管理製度的執行情況,貨幣資金收支是否真實、合規、合法。貨幣資金審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庫存現金的審查、銀行存款的審查和其他貨幣資金的審查三部分,具體審查過程也是從這三個方麵分別進行的。

(1)怎麼查庫存現金業務。

庫存現金是指企業財會部門所掌握的用於零星開支的現金,包括庫存的人民幣和外幣。

(2)如何查銀行存款業務。

銀行存款是指企業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賬戶上的貨幣資金。我國銀行存款包括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兩種。為保證企業業務所需資金,正確合理使用銀行存款,達到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的目的,保證企業銀行存款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必須加強企業銀行存款的管理。

其他貨幣資金是指企業的貨幣資金中具有單獨存放地點和專門用途的款項.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彙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貨幣資金等。其他貨幣資金從性質上講,屬於貨幣資金的一部分,但其存放地點和用途與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不同,其核算特點也不同。

存貨業務的審查

存貨是指企業所擁有的為銷售或為生產過程中消耗而持有,或為銷售而處於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流動資產,如商品、產成品、半成品以及各類材料、燃料、周轉材料等。由於存貨所涵蓋的內容特別廣,它在不同的企業的具體表現形態也不一樣,如機器設備,在用於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它是一項固定資產,然而在生產這種機器設備的企業中,它則是一項存貨。所以,用應計人原材料成本中,不應列作管理費用。由於發生這種問題,一方麵使該批材料的實際成本少計,另一方麵也影響了本期及以後有關期內的經營成果的準確性。對於此問題,查賬人員在審閱“管理費用”賬戶下“其他”明細賬中的摘要說明或其他有關賬戶(如“銀行存款日記賬”)內的記錄內容時,或者在審閱、核對反映材料購進業務的會計憑證時,可能會發現線索或疑點。發現線索或疑點後,經進一步審查、核對有關會計資料和調查了解有關情況查證問題。

固定資產業務的審查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中單位價值較高、使用期限較長、長期使用後仍能保持原來實物形態的勞動資料,如房屋、建築物、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固定資產的查賬也成為企業查賬的一項重要活動。一般來說,固定資產的查賬較流動資產簡單,一是固定資產金額雖大,但交易相對較少,且不像流動資產那樣周轉頻繁;二是固定資產不能直接轉變成產品,對年度淨收益影響相對較小;三是檢查應收賬款、有價證券或存貨,要考慮其變現價值,而固定資產除特殊情況,如企業破產清算、合營等,則無須評估其變現價值。

(1)固定資產增減業務的審查。

企業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一方麵是由於原有固定資產價值發生變動,即固定資產的增值或減值,另一方麵是由於固定資產實物數量的增減變化。一般情況下,年度內固定資產發生變化的業務不多,在查賬時有可能對其變動狀況進行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