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堅持不懈 終會成功(1 / 3)

第五章 堅持不懈 終會成功

丘吉爾說過“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世上所有的成功,都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

一、我成功,是因為我誌在成功

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我成功,是因為我誌在成功。”如果沒有這個目標,拿破侖·希爾必定沒有毅然的決心與信心,當然成功也就與他無緣。

信心不僅能使一個白手起家的人成為巨富,也會使一個演員在風雲變幻的政壇上大獲成功,美國第四十屆總統一羅納德·裏根就是有幸掌握這個訣竅的人物。

裏根是個演員,卻立誌要當總統。羅納德·裏根從電台體育播音員到好萊塢電影明星,整個青年到中年的歲月都陷在文藝圈內,對於從政完全是陌生的,人們竭力慫恿他競選加州州長時,裏根毅然決定放棄大半輩子賴以為生的職業,決心開辟人生的新領域。

當然,信心畢竟隻是—種自我激勵的精神力量,若離開了自己所具有的條件,信心也就失去了依托,難以使希望成為現實。大凡想有所作為的人,都須腳踏實地,從自己的腳下踏出一條遠行的路來。正如裏根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道路,並非忽發奇想,而是與他的知識、能力、經曆、膽識分不開的。

有兩件事樹立了裏根角逐政界的信心:一是他受聘擔當通用電氣公司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為辦好這個遍布全美各地的大型聯合企業的電視節目,通過電視宣傳,改變普遍存在的工人生產情緒低落的狀況,裏根煞費苦心,花費大量時間巡回在各個分廠同工人和管理人員廣泛接觸,這使得他有大量機會認識社會各界人士,全麵了解社會的政治、經濟情況。人們什麼話都對他說,從工廠生產、職工收入、社會福利到政府與企業的關係、稅收政策等等。裏根把這些話題吸收消化後,通過節目主持人的身份反映出來,立刻引起了強烈的共鳴。為此,該公司一位董事長曾意味深長地對裏根說:“認真總結一下這方麵的經驗體會,為自己總結幾條哲理,然後身體力行地去做,將來必有收獲。”這番話無疑為裏根堅定棄影從政的信心埋下了種子。

另一件事發生在他加入共和黨後。為幫助保守派頭目競選議員,募集資金,他利用演員身份在電視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可供選擇的時代”的演講。因其出色的表演才能,大獲成功,演說後立即募集了100萬美元,以後又陸續收到不少捐款,總數達600萬美元。《紐約時報》稱之為美國競選史上籌款最多的一篇演說。裏根一夜之間成為共和黨保守派心目中的代言人,引起了操縱政壇的幕後人物的注意。這時候又傳來更令人振奮的消息,裏根在好萊塢的好友喬治·墨菲,這個地道的電影明星,與擔任過肯尼迪和約翰遜總統新聞秘書的老牌政治家塞林洛競選加州議員。在政治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喬治·墨菲憑借著38年的舞台銀幕經驗,喚起了早已熟悉他形象的老觀眾們的巨大熱情,意外地大獲全勝。

原來,演員的經曆不但不是從政的障礙,而且如果運用得當,還會為爭奪選票贏得民眾發揮作用。裏根發現了這一秘密,便首先從塑造形象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五官端正、輪廓分明的好萊塢“典型的美男子”的風度和魅力,還邀約了一批著名的大影星、歌星、畫家等藝術名流出來助陣,使共和黨競選活動別開生麵,大放異彩,吸引了眾多觀眾。

然而這一切在裏根的對手、多年來一直連任加州州長的老政治家布朗的眼中,卻隻不過是“二流戲子”的滑稽表演。他認為無論裏根的外部形象怎樣光輝,其政治形象畢竟還隻是一個稚嫩的嬰兒。於是他抓住這點,以毫無政治工作經驗為由進行攻擊,殊不知裏根卻順水推舟,幹脆扮演一個純樸無華、誠實熱心的“平民政治家”。裏根固然沒有從政的經曆,但是有從政經曆的布朗恰恰才有更多的失誤,給人留下把柄,讓裏根得以輝煌。

二者形象對照是如此鮮明,裏根再一次越過了障礙,幫助他越過障礙的正是障礙本身,沒有政治資本就是一筆最大的資本。因而,每個人一生的經曆都是最寶貴的財富。不同的是,有的人隻將經曆視為實現未來目標的障礙,有的人則利用經曆作為實現目標的法寶,裏根無疑屬於後者。

裏根如願以償當上了州長。在他問鼎白宮之時,又與競爭對手卡特舉行過長達幾十分鍾的電視辯論。麵對攝像機,裏根淋漓盡致地發揮出表演才能,時而微笑,時而妙語連珠,在億萬選民麵前憑著當演員時練就的本領,占盡上風。相比之下,從政時間雖長,但缺少表演經曆的卡特卻相形見絀。

通過裏根的經曆,我們可以感覺到:信心的力量在成功者的足跡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想事業有成,就必須擁有無堅不摧的信心。

二、將堅持灌入生命的始終

人貴在堅持,隻有堅持才能產生無限的創造;隻有堅持才能超越一個個有限的“障礙物”;隻有堅持才能嚐到最後的甘甜。丘吉爾說過“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世上所有的成功,都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

50年前,有一個美國人叫卡納利。卡納利經營著一家雜貨店,但生意一向不景氣,他的父母對他說:“卡納利,生意不好就關掉算了。”卡納利堅持著:“我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使生意火起來。”他家附近有幾所大學,學生經常出來吃快餐。卡納利想,附近還沒有人開一個比薩餅屋,賣比薩餅肯定能行。他就在自有的雜貨店對麵開了一家比薩餅屋,他把比薩餅屋裝修得像家一樣溫馨,十分符合學生高雅而講情調的特點。不到一年的時間,卡納利的比薩餅店很快就創出了牌子,每天都是顧客爆滿。他又開了兩家分店,生意都很好。

卡納利的胃口大起來,他想進一步擴大自己的企業。在外地又開了兩家分店。但是不久,壞消息傳來,他的兩個分店都嚴重虧損。開始的時候,一個店準備600份,結果總是有一半的比薩餅賣不出去,後來他又按300份準備,結果還是剩下很多。通過認真的分析他幹脆隻準備80份,這是一個連房租都不夠的數字,結果還是不行。有時一天,隻有一兩個人光顧他的餅店。這個城市同他家所在的城市一樣也有大學,為什麼失敗呢?最後他找出了問題的根源。不同城市的學生在飲食和趣味上存在巨大的差異,他迅速改變包裝和配方,生意很快又興隆起來。

20年以後,他的比薩餅店已經遍布美國,共計達到4200家,總值5億多美元。卡納利說,我每到一個城市開一個分店,十分之九是失敗的,但最後都成功了。原因是我在失敗後,從來也沒有過退縮的念頭,而是堅持積極思考,努力想新的辦法,因為你根本不能確定你什麼時候才能成功,所以你必須先學會失敗。

人生就是如此,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首先學會失敗。

所有成功者,在成功之前幾乎都是失敗的專家。由此可見,堅持對人生是多麼的重要。然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幾人能做到呢?特別是很多人做事隻有三分熱血,像程咬金的斧頭,頭三斧威猛無比,第四斧就軟綿綿無任何力氣了。這種人不能堅持,也許一生都無成績可言。相反那些從失敗中挺過來的人,持續不斷地去叩敲成功的大門,成功之門最後總會打開的。

1644年,李自成經過一路拚殺,在北京做了皇帝,建國號為大順,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李自成不再堅持起義之初的戒律,他接受大明財寶、後宮嬪妃,整天歌舞升平,酒池肉林。尤為嚴重的是,起義軍的很多將領都經不起都市豪華生活的誘惑,鶩聲色,貪財貨,分據前明大官住宅,日趨驕奢淫逸,士卒也各自身懷重貨,喪失鬥誌。軍心渙散,紀律鬆弛。最終在做了大順皇帝十八天後,被吳三桂勾結清兵將其主力部隊吃掉,李自成悲壯犧牲。

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關於守與失、慎與躁的告誡,依然不絕於耳,其堅持的重要不言自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