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環境影響性格·第一章 培養興趣 打磨性格
性格作用與環境,產生結果——命運。環境當然不等同與命運,但是二者對於個體來說都是屬於外部因素。
性格的形成與你平時在生活中的興趣和愛好有著密切的關係。有鑒於此,你要想培養哪方麵的性格,不妨培養與此性格相應的興趣愛好。環境塑造個體的行為模式,因此決定了性格。
一、環境影響性格
環境對人的性格形成固然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每個人都具有鮮明的性格特色。人的體態、成熟速度和氣質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條件,而家庭、學校和社會則為性格形成的社會條件。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作絕妙詞”。這些生理條件、社會條件常因個體內在心理浩劫的差異,而對性格形成發揮著不同的功效,致使人們形成獨特的性格。人們經常發現,同遭逆境,消極悲觀者經受不住逆境的壓力和打擊,變得消沉、退縮;而積極樂觀者卻在逆境中奮起,表現得更堅強、更進取、更富有鬥爭策略。如此巨大的反差究竟緣於何故?是內在心理活動不同之故。消極悲觀者認為逆境不可改變,即使努力進取,也無濟於事,於是就在逆境麵前縮手縮足,不思進取;而積極樂觀者則認為逆境可以改變,隻要發奮圖強,就可變逆境為順境,於是在逆境麵前就大刀闊斧,勇於進取。由此看來,外部因素對性格形成的影響,首先取決於個體對自己與外部因素之間關係的認識,而這正是個體自我意識和動機等內在心理因素的問題。因此,自我意識和動機等內在心理因素與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便構成了某個人的性格特征。
環境包括:家庭、自然、社會因素。它們對人的性格的形成無一不起著重要的作用。隻是同樣的環境,在不同的人、不同的主觀努力麵前起著不同的作用。
有一個單位辦公室門口擺著一個挺大的魚缸,缸裏放養著幾條熱帶魚。那種魚長約三寸,大頭紅背,長得特別漂亮,惹得許多人駐足觀看。
一轉眼兩年時間過去了,那些魚在這兩年時間裏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依舊三寸來長,大頭紅背,每天自得其樂地在魚缸裏時而遊玩,時而小憩,吸引著人們驚羨的目光。
一天,魚缸的缸底被過路的頑皮孩子砸了一個大洞,待人們發現時,缸裏的水已經所剩無幾,幾條熱帶魚可憐巴巴地趴在那兒奄奄一息,人們急忙把它們打撈出來。怎麼辦呢?四處張望了一下,發現隻有院子當中的噴水泉可以做它們的容身之所。於是,便把幾條魚放了進去。
兩個月後,一個新的魚缸被抬了回來。人們都跑到噴水泉邊來撈魚。撈來一條,人們大吃一驚,簡直有點手足無措了。兩個月,僅僅是兩個月的時間,那魚竟然都由三寸來長瘋長到一尺來長!
環境可以塑造一個人,如果生活在一個益於成長的大環境中,就能使人更好地成長,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如果生活在—個不利於成長的狹小環境中,由於受環境影響,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往往會自暴自棄。因此,為自己的“魚缸”選擇魚時,不僅要看魚是否美麗,還要看它是不是適合自己的“魚缸”。
二、心態平衡,不計得失
凡自以為聰明的人常是一定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一旦失去,便後悔莫及。這是可悲的!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裏,每個人對得與失都看得很重,最後總是把自己折磨得很失落、傷心。當人們得到他們所要的名和利時,總是很開心。但他們更害怕失去一切。每當失去時,他們就會顯得很失落,提不起精神,以至不能接受事實,最後還怨天尤人。
有一個出身貧困的孩子十分喜愛釣魚,可是卻從來沒有釣過一尾大魚。在鱸魚釣獵開禁前的那天晚上,他和母親又來到湖邊釣魚。放好魚線,安好魚餌,一次次地將魚線拋向湖中。
湖麵十分平靜,他和母親守在那裏,等著魚上鉤。可是,很長時間過去了,沒有一條魚上鉤。
就在他們準備回家的時候,魚線突然動了。他拎一拎,發現異常沉重,這肯定是一條大魚上鉤了。
他興奮極了。急忙快速地收魚線,線越收越短,湖麵響起魚拍擊水麵的聲音,母親取出網罩在湖邊準備撈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