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翻轉課堂理念的《稅務會計》教學模式改革研究(3 / 3)

(三)課後學習平台支持。《稅務會計》的實踐性很強,這種特點決定了學生僅靠課堂的學習難以順利掌握課程知識和稅務操作流程。針對這個特點,筆者選擇Moodle作為《稅務會計》課程管理平台(此外Blackboard和Sakai兩個課程管理平台也可以使用)。筆者根據教學計劃和課程的深入,陸續在學習平台上傳製作好的教學視頻和其他學習資料,學生在課後可以24小時登陸教學平台進行在線學習,還可以在學習平台上完成作業、下載視頻、留言、與學生在線交流等。教師在使用這個平台之後,還可以根據學生在平台上的學習記錄,例如登錄次數、在線學習時間等實時數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監督。目前Moodle還支持學生通過手機登錄平台,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此外,QQ群、微信群、微博等即時通訊工具的廣泛使用,也為師生實時交流和課程信息即時發布等提供了便捷的條件。

四、《稅務會計》翻轉課堂教學的幾點配套改革建議

(一)重新整合《稅務會計》教學體係。首先,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根據教材章節體係,從概論、到基礎理論、再到會計實務的教學方法,轉而采用按照實際工作項目將知識點進行分類教學,在講解具體知識點時,既有理論講解,又有操作演示,以增強教學的實踐性。其次,在教學視頻的設計上,每個視頻盡量按照知識點有針對性的製作,力求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再次,每個視頻的末尾都針對本課的內容布置習題,以供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

(二)突出教學內容重點。針對《稅務會計》的實際應用,突出核心章節和內容,進行重點講解。首先是突出稅收法規,針對不同稅種的稅製構成,進一步分門別類,將全部稅種分為流轉稅、所得稅和其他稅種三個部分,並有側重的講授。如重點講授增值稅 、所得稅部分內容;適當講授營業稅、消費稅、關稅、城建稅、資源稅、印花稅等稅種的內容,而對於契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教育費附加等內容則簡單帶過或讓學生自學,以培養其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其次是強化納稅申報教學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計算收入總額、扣除項目、應納所得稅額和應納稅額等,填製納稅申報表,熟悉所得稅報表內容,鞏固稅務知識,同時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再次是注意整合稅收籌劃知識,在講解相關稅法知識的同時,融入一些稅收籌劃的思想,教授一些比較典型的籌劃技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稅收籌劃、財務谘詢等方麵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三)多元化考試方式。改變傳統《稅務會計》的課程考核僅采取期末閉卷考試的單一方式,采取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從三個維度構建考核體係,力求全方位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首先,考核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這部分數據采用教師課堂教學的相關記錄(包括學生上課回答問題、參與案例討論與交流、會計實務操作等情況)。其次,考核學生在課後的學習情況,這部分數據采用網絡學習平台上的相關記錄(包括視頻的在線學習時間、練習完成情況、問題提問次數和在線討論的活躍程度等)。再次,考核學生實訓作業的成績,針對《稅務會計》課程中每個實踐部分的項目任務安排實訓作業,並把每次作業的成績計算到課程考核中去。

五、小結

在我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會計核算體製改革的深化,企業對稅務會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稅務會計人才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在《稅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我們不僅要注重課程教學內容體係的建設,而且要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建設。通過翻轉課堂的改革,有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也有助於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優秀的應用型、技能型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斌.高職會計類專業《稅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12,(3).

2.徐涵.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4).

3.姚愛科.《稅務會計》課程和《稅法》課程的整合問題研究[J].中國科學研究,2004,(11).

4.齊勵,康樂.“翻轉課堂”下“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