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網絡信息技術的資產評估學課程案例教學模式探究(1 / 3)

基於網絡信息技術的資產評估學課程案例教學模式探究

財會教育

作者:霍宗傑 孫紅傑

摘要:資產評估學是一門專門講授評估理論與方法的課程,其案例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網絡信息技術及教學平台的廣泛應用,為資產評估學案例教學提供了新的實現模式。本文在研究傳統資產評估學課程案例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認為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更好地提升案例教學效果,從而進一步研究了基於網絡信息技術的案例教學模式的實施及實現條件。

關鍵詞:網絡信息技術 資產評估學 案例教學 模式

產評估學是一門專門講授評估理論與方法的課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資產評估在產權交易、資產管理等方麵的重要性日漸突出,這就要求在大學相關課程講授過程中更為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注重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因此,資產評估學課程在教學中特別注重采用評估理論與評估案例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傳統課堂案例教學的形式受到課堂環境等客觀因素影響,難以充分展開案例內容,讓學生充分思考與探索,特別是資產評估學課程中涉及機器、房產等資產評估中對於資產實際狀態的考察基本無法在課堂完成,從而使案例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目前,網絡技術及相關教學平台的發展,使我們在實際的案例教學中可以采用更多的技術手段拓展案例教學的形式與內容,營造更好的環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更好地思考和理解案例,從而優化案例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效果。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探索基於網絡信息技術的資產評估學課程案例教學模式。

一、傳統資產評估學課程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案例教學形式單一

目前的資產評估學課程案例教學主要是課堂中教師提供案例基礎資料,學生在課堂上了解資料並結合所講授內容簡單思考後,進行討論或者直接由教師全程講解案例,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這樣的案例教學形式造成了諸多問題,首先,學生沒有參與感,缺少主動探索案例的積極性。由於了解案例資料的時間有限,且絕大部分時間是教師一人進行案例教學工作,學生缺乏參與感,很難激起其學習的激情,做到主動思考,主動探索,從而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其次,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無法了解比較詳細的案例內容,特別是資產評估學課程中資產評估實務要求對於被評估資產的實體狀態有較為詳細的了解,課堂上無法實現這樣的要求,影響了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目的。

(二)考評機製單一

資產評估學仍主要以期末試卷的分數作為主要的考評形式,而試卷考核中內容更多的是關於資產評估中涉及的理論,對於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沒有更多辦法進行考核,對於實際案例的分析能力及對於實際的資產評估工作的適應能力無從考察,從而較難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而這對於資產評估學這門更偏向於實際應用的課程來說是需要改進的。

(三)強調理論,忽視實踐

由於目前的課堂教學形式和考核機製單一,導致資產評估學課程的案例教學強調理論,忽視實踐。課堂中教師提供的案例資料往往背景信息簡單,隻是在學習了一種資產評估方法後,根據對應方法提供相應參數,指導學生計算評估價值,而實際的資產評估工作中,方法的運用並不是工作的重點,工作的重點應當是如何選擇評估方法,在選擇了評估方法後如何參照被評估資產狀態、用途及所處環境等因素選擇確定各個計算參數,最後進行評估價值的計算。目前的案例教學恰恰僅關注了如何去計算,對如何真正地進行實際的資產評估工作重視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