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嗬,這就是整個方案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偏偏又是最薄弱的一個環節,也是這次行動成敗的關鍵。”海之藍擰緊雙眉地道。
“你大可不必過於緊張,聖戰分子雖是有信仰、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一些暴力的破壞行動,但他們畢竟是血肉之軀,大多數人還是貪生怕死之徒。故隻要韋馳能掌控大局,借著地形拒守,仍是有勝算的。不過,戰場瞬息萬變,為防萬一,我們可以派出一支強悍的小分隊潛伏於腹地,警戒著韋馳部,若有變則取而代之,若不變也能馳援,加固封口。”陸經緯安慰著海之藍,便獻上一計。
“之前我也考慮到這點,奈何老虎嘴目前是個爭議之地,若悍然出兵,或引起外交之口舌。”海之藍顯得有點沮喪。
“從曆史上而言,此地應是中國的,隻因那裏荒無人煙,乃瘴癘之地,故曆代統治者不夠重視,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插花地。估計不用多久,三國政府會磋商、勘察,劃出界線的。趁著此事擱置,出兵料不會有閑議,何況咱們化裝而入,有誰知曉?事後,即使外人有所猜疑,而事實上咱們不是正規部隊,又是剿匪之義舉,他們想找岔子,也抓不到什麼辮子。再說,那裏黑幫經常火拚,有誰顧及這些?”陸經緯慫恿道。
此計可以一勞永逸地解除自己的心病,問題是這樣一來,若挑起事端,他一個小小的副廳長能負得起這個責任嗎?為此,海之藍遲疑不決,仍在掂量著此計的利與弊。
“這樣好不好?你給我幾十號人,讓我執行這項任務,若有什麼後果?由我負責,我是新來的,又不是科班出身,屆時我自有搪塞的理由,就說追匪追到那裏,反正沒有國界線的勘定,諒他們也沒話可說,大不了一陣亂棍把我打回老家去。即使為了平息事端尋找替罪羊而槍斃了我,若能將這夥聖戰分子一網打盡,死何足惜?”陸經緯看出海之藍的顧慮,忙自告奮勇,說得慷慨激昂。
“你去?一介書生,手沒有縛雞之力,又不會打槍,怎能披甲上陣?”海之藍驚訝地看著他道。
“真正成大事的人,往往是一些貌似文弱的書生,因為他們不逞匹夫之勇,魯莽行事,而是用智慧去戰勝自己的敵人。曆史上最膾炙人口的例子是漢代班超,棄筆從戎,以三十六人縱橫西域,在艱難的環境下當機立斷、百戰不殆,書寫了拜將封侯的傳奇人生。還有韓信等人,哪個是武舉出身的?所以講,善於用兵者,不在於勇而在於謀也,我雖然不敢和古人相比,可腦子還算靈活,應變方麵也有點天賦,堪可擔當此任。”
陸經緯援引著古人的例子,拭圖說服著海之藍。
“這可是一個不是辦法的方法,就算不派緯兄去,咱們還可以物色一個有能力的人去嗬。”吳翡翠覺得此計可行,轉過臉來對海之藍道。
“不行嗬,我剛來這裏就逮到這個立功的機會,若讓給別人,就顯得你們不夠義氣了不是?再說,這事不僅僅是打仗那麼簡單,萬一出現其他的突發事件,如果沒有超強大腦的判斷,就會弄巧成拙,甚至功虧一簣。不說別的,事後上麵若是追責,他們有隨機應變及闡明事由的能力嗎?”
陸經偉一聽,急了,忙說出毛遂自薦的充分理由。
“這事顯得有些倉促,讓我回去考慮一下,再作計議。”
海之藍嘴皮上雖是這樣敷衍著,但不難看出,他顯然已是動心了,善於觀顏察色的陸經緯看在眼裏,則是喜在心頭,自忖立功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