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政府引導建立科技創新體係的主要舉措(2 / 2)

大力培養和引進人才為科技創新儲備豐富人力資源

美國采取一係列措施培養科技人才。第一,將高校作為科技創新基地。美國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現有高校3400多所,其中國家級大學220多所,擁有全國60%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第二,選擇一批大學建立工程研究中心不同學科的工程技術人才得以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重點課題。企業代表直接參與研究中心的活動,協助調整學術研究方向。第三,設立各種培養高層次人才的特別計劃如美國海軍設立“青年研究員計劃”,專門在一些大學和私人研究機構設立基金,以培養最近五年內獲得博士學位或相當於這一學位的青年研究人員;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設立了“總統青年研究獎”,每年頒發200個,吸引優秀人才從事國家最需要的科學和工程領域研究;第四,加強科技人才的繼續教育。政府部門、企業、科研機構每年都有大批科技人才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建立了由45所著名大學聯合組成的國家技術大學,通過網絡技術供在職專業人員攻讀碩士學位,並提供350多門短期課程。

同時,政府十分重視科技人才引進。第一,實施技術移民政策。早在1924年,美國便出台《移民配額法》,為吸引外來人才提供法律依據,之後又多次對技術移民政策進行修改和調整。1990年《新移民法案》規定傑出人才、具有高學曆或特殊能力的專業人士、技術勞工專業人員和美境內緊缺勞工分別享有一、二、三類職業移民優先權。在每年獲得永久簽證的移民中,科學工程領域的專業人才居多。1990--2001年美國通過科技移民吸收了約20.3萬國外科技人才。第二,通過工作類簽證吸收外國科技人才。1990年啟動專門吸收外國專業技術人才的H-1B簽證,並不斷放寬對簽證數額的限製。H-1B簽證申請者80%以上從事科技、工程和教育類職業,成為美國科技人才的重要來源。第三,吸引外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美國為留學生發放有效期長達8年的F1學生簽證,並提供豐厚獎學金,75%的攻讀博士學位的留學生能夠以“研究助理”或“助教”身份獲得全額獎學金。大批留學生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大大充實了美國科技人員隊伍。此外,美國還廣泛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合作,吸引各國訪問學者來美,其中絕大多數從事自然科學領域研究,對美國科研產生直接促進作用。第四,通過國際科技合作和直接設在別國的研究機構利用別國科技人才。美國已與70多個國家簽署了800多項科技合作協議,利用別國資源合作進行重大科研項目攻關,通過自身主導地位獲得最大收益,如與日本、歐洲和俄羅斯共建阿爾法國際空間站等。美國還通過跨國公司在其他國家設立研究機構,利用當地科技人員為本國企業科技創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