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正在駕著八匹神仙級的駿馬到處遊玩的過程中,接到楚國國君送來的報告:徐國國君徐偃僭越天子稱號,並且說天下有一半的國家都歸服了徐偃王。周天子大怒,便派我帶了一支五百人的精銳部隊,並帶著聖旨到楚國,命令楚國派軍隊攻打徐國,提徐偃王人頭來見。
在那塊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上,推進在血肉集成的浪潮中,利用長矛利劍在裝備極差的人群中極艱難地殺出一條血路,卻是前麵被攻破,後麵的又被徐國軍民占領。雖然他們付出了很大的犧牲和代價,但我們也始終未能取得什麼決定性的勝利。這時我向楚侯建議道:“我們先退兵吧,否則,被對方切斷了我們的供給線,軍隊必定出現叛亂。要戰勝這樣的國家我們必須分為三步走:一、《道德經》第三十六章說過:‘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襲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也就是說要麻痹對方,保存我們的實力。我們進攻了這麼長時間,一旦退兵,對方必然認為我是知難而退、無功而返。在他們歡喜慶祝之時,也是他們放鬆警惕的時候,再實施我們的第二步:我們再派一支精銳部隊,喬裝打扮成對方的軍隊,直插徐國首都,活捉徐偃王,同時,大軍重新壓境,逼迫徐國歸順。這也就是《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所講的‘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銛襲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誌於天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第三步:兵者,詭道也。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以徐偃王為要挾,他不是標榜以仁義治天下嗎?即已被擒,就不會再讓治下的軍民為他做出更多無用的死傷,要他下旨使徐國上下投降,並使已經歸附徐偃王的三十六國重新歸順周天子,之後,再殺之以絕後患。“楚王聽後覺得可行,就同意了我的計劃。
經過三天的喬裝潛行、晝伏夜出,終於在一個血色的黃昏,當我騎著烏錐馬、揮舞著赤心劍隨楚王孫帶領著一千精銳突然殺向徐偃王那簡陋王宮時,對方眾人紛紛退進宮內。在宮門即將關閉時,卻從裏麵跑出一名渾身穿著黑紗的女子,手裏拿著一麵玉牌,朝向楚軍喊道:“我是周王室公主,大軍止步!”
是姬紅!十年過去了,仍是那樣的楚楚可憐,一身黑紗更顯得肌膚如雪,我一下子定在了那裏。楚王孫卻叫道:“天子有令:與反王徐偃有關人員,一律格殺勿論!把公主架開,衝進王宮,殺!”
姬紅一臉悲哀地看著楚軍如潮水般從她身邊衝過去,三五下便解決了她的兩個護衛,撞開了關閉的宮門,一下子絕望了。扭頭看見身邊不動的我,卻又掙紮著撲過來,叫道:“你是誰?你怎麼有赤心劍?易恒和你什麼關係?”還未等我從呆然中恢複過來,姬紅已從我的手中搶到了赤心劍,獨自哭述道:“徐子,我未能擋住虎狼之師,爹、娘,女兒不孝,讓二老擔當了惡名!易恒,非我負你,我聽說你跳崖殉情了,本想隨你而去,但為了保住你的骨血,才嫁與了徐子,我現在就去陪你了。”同時,麵向豐鎬方向跪下,用劍向自己的脖子抹去。
我慌忙從馬上跳下來,伸手抓住劍刃,一把抱住她,急切地說道:“姬紅,不要想不開,我就是易恒。”她吃驚的掙紮了一下,四目相對,滿臉淚水中才露出一絲欣慰,卻又突然推開我,叫道:“快,太子徐繼恒是我們的孩子,你快去救他,這樣,我就死而無憾了。”說完,又猛然向我的劍尖撲來。
我急抽身退步,叫道:“姬紅,十年了,謝謝你為我忍辱負重,做了這麼多,但為什麼一見麵你就要與我生離死別呢?我知道,你以為與徐偃王一起擔當著反叛之名,不死會連累你的家人。我一定想盡方法,讓你不但不會成為叛賊,反而會成為一個大英雄,相信我!“又扭頭對幾個心腹說道:”保護好公主,我去去就來。“便騎上馬,衝進了宮殿大門。
一陣廝殺過後,解除了反抗者的武裝,把徐國君臣一網打盡,我把姬紅叫到隱蔽處,讓她一一指認之後,便要求楚王孫趕快派人通知大軍發起進攻,否則,一旦徐國回過神來,勤王之師四麵湧來,我們這少少的兵力是應付不過來的。同時,馬上押著徐偃王、太子、王妃姬紅以盡快速度返回,與大軍會合,而把其他大臣就地關押。當然,這時的太子已經不再是徐繼恒,我已用偷梁換柱之法讓他和他的太傅翟金逃到了彭城。之後,徐偃王被殺,他們以徐偃王的名號在那裏招兵買馬,後來又被天子派我招安了,我把他們送到魯國潛心研究周公之道,徐繼恒也就是我和姬紅的兒子平安的度完了一生,無作無述。而翟金的兒子墨翟,後來成了墨家學派的創始人,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