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晴空萬裏,烤得人昏昏沉沉,突然間狂風大作,電閃雷鳴,驟雨傾盆。漫天掣地的雨浪抹過一切森林和草原,好像天上有倒不盡的江海傾瀉下來,整個世界都在這種轟鳴聲中顫抖。本以為這風雨不會很快停下來,我便回到寢室,躺倒床上準備好好地睡上一覺,尚未入睡,聽見門響,抬頭一看,楊戩走了進來,看見我躺在床上,劈頭便問:“你看見龍了嗎?”
“龍?在哪裏?”我急忙跳下床,赤腳跑到門口,抬頭朝天上看去,隻一會兒工夫,已經風停雨住,涼風習習,空氣被水洗過之後倍感新鮮。哇--遠方天際,一道彩虹掛在空中,“彩虹是龍嗎?”我問道。
楊戩搖搖頭,說:“風雲際會是龍在作為,這烈陽、風雨、雷電、清風、彩虹,就是龍的變化。神龍見首不見尾,千變萬化使我們看不見它,它卻總在世界萬物周圍,你隻有用心去感覺到它的存在。道者如龍,龍即大道,沒有一種自強不息的意誌,想有機會就睡懶覺,豈能知龍、見龍?”
聽到楊戩的批評,我羞愧地快步來到教室門外,隻聽裏麵講到:道的力量廣大無所不在,作用也是無窮無盡的,萬物的盛衰興亡都受著它的約束,好像萬物的產生都要以它的影響作為前提條件。所以,再鋒利強大的東西也抵抗不了它,它會削弱任何一種出奇的強壯,再大的困擾也難不倒它,它能解除這種種紛擾,再輝煌的成果也要與它相伴,最底層最渺小的塵埃也要與它的運行保持一致。道這種無比大也可以無比小的存在,好像無所不在又好像可有可無,萬物在其間競相繁榮卻無一能夠淩駕其上。老子以道的存在形式來比喻說明一個國家的上層建築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就是:大而化之,中和而成,這樣才更利於萬物的和諧共處以及其中每種事物的休養生息,對整個局勢進行“掐尖、托底、捋順、發光”,就是大道即上層建築應該發揮的作用。為無為,是治世之本;協而和之是治世之法。在上層建築完成之後,老子在緊接著的第五章中就講到了這種協而和之的治世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