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裏·希林:債券值得擁有(1 / 2)

加裏·希林:債券值得擁有

專欄

作者:陳予燕

自1981年以來,加裏.希林(Gary Shilling)一直主張持有長期美國國債。當時他說過,我們這一生都將會處於債市的反彈之中。此後,30年零息債券的走勢芝麻開花節節高,業績表現相當於是標普500指數的6.3倍。

近期他又重申了這一觀點。

全球經濟環境變化

希林說,目前的軍費開支接近戰後新低,通貨緊縮已迫在眉睫。“要不是因為大規模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緊縮可能會來得更快一些。”他說。

不過,希林表示,政策正在轉向,因經濟改善,稅收正在增加,2009年以來的經濟刺激計劃逐漸消減。

“與財政刺激相反,現在我們正麵臨的是稅收負荷過重,經濟增長受到了抑製。”

希林解釋說,增速緩慢正是我們當前經濟所麵臨的困境,這主要是因為金融危機後持續地去杠杆化。正常情況下,一般需要10年的時間完成去杠杆化。現在才8年,可能仍然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在這兩年當中,美國經濟一直處於“半速增長”狀態。

收入增長緩慢也會抑製經濟增長。企業利潤率正在快速增長,但卻是通過削減企業成本得來的。希林承認這對企業來說是件好事,但同時也說明了工資和收入狀況不佳。占人口90%的工薪階層要為高物價買單。金融危機以來的平均實際工資基本沒變。消費沒有增長,經濟的低增長和通貨緊縮都是必然的。

希林說:“沒有其他經濟因素能刺激經濟增長。”

他預計,世界其他地區也不會推動美國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經濟增長率約為7.3%的官方數字也是不可信的。因為中國的PMI指數正在下降,用電量增長率也在持續下滑。日本20年來一直處於通縮蕭條狀態,現在仍然處於蕭條之中。歐洲幾乎沒有增長。

全球範圍內的經濟緩慢增長乃至負增長會產生三種結果: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通貨緊縮和各國貨幣競相貶值。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

希林指出,自2011年初以來,美國商品調查局CRB商品指數一直在下降。而自2002年起,隨著中國加入WTO後,全球大宗商品指數開始飆升,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消耗了全球很大一部分資源。接著大宗商品生產者擴大生產——如巴西已建好預備銅礦,以彌合供需間的差距。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不是一個新現象。19世紀中期以後,盡管爆發過很多大規模的戰爭,但由於工業技術的大幅改進,大宗商品價格曾一度下跌。

希林提醒投資者,如果要做多的話,大宗商品還算不上一種資產類別。

市場上普遍認為,大宗商品價格會持續下降。但希林認為這種看法是有局限性的,除非原油價格“跌入懸崖”。此外,卡特爾(cartel)也會形成,以免價格受到損失。卡特爾組織中的領袖企業對付市場中的舞弊者通常的辦法就是減少產品的供應量。沙特阿拉伯已厭倦了這種角色。很多投資者認為,沙特正試圖通過降低石油價格打擊美國水力壓裂行業,希林對此持反對意見。希林說,沙特正在玩“膽小鬼遊戲”,即通過降低價格來懲罰舞弊者。

油價會降到什麼程度呢?據說沙特阿拉伯需要90美元/桶的原油價格來平衡其預算。但希林說,石油價格和生產商平衡預算是不相關的,與原油生產周期成本也不相關。“嚇退膽小鬼的價格”就是石油生產的邊際成本(有些國家,如俄羅斯,會繼續生產低於邊際成本的石油,因為他們需要外彙)。

對於沙特來說,“嚇退膽小鬼的價格”約為10-20美元/桶,這與美國水力壓裂法生產石油的成本大致相當。

消費者將是低價能源的受益者,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消費者為此買單。1月份石油零售價格下降了1.1%。在美國之外的國家,強勢美元也抵消了消費者收入的增長。希林說,石油生產商是最終的輸家,並要為此付出很大代價。17%的垃圾債券都是能源生產商發行的,很多小企業麵臨著高杠杆問題,並激進地縮減資本支出。美國目前已經裁剪掉大約250億美元的預算開支,但產量並沒有受到影響,仍然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