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數字鴻溝惠及萬千村鎮
專欄
作者:戴雲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戰略目標。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讓農村居民享受信息化發展成果,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是統籌城鄉均衡發展、縮小數字鴻溝的重要手段。
寧波市把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作為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進展的重要抓手,要求在2011年底全麵完成寧波市2512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使農村居民能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對農業生產各種要素進行精細化管理和控製,實現傳統產業升級;及時了解掌握生產、銷售、用工信息,對農村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實現農業生產轉型;接受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學習機會,豐富農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實現農村居民素質提升;建立城鄉之間信息傳遞、互動、交換和溝通的平台,實現城鄉信息共享,為加快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管理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供一個綜合性的信息服務場所。
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創建服務站
為推進寧波市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建設,寧波市充分利用了寧波市行政村現有的全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服務點、寧波市農經網服務點、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點、農民信箱服務點、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的現有的場地設施和人員,實現了資源共享,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資源,為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的迅速啟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通過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推進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市遠教站點原有的設備設施,提升了市遠程教育站點的川正務水平,取得了站點共享共用互惠互贏的效果。同時,為了方便農村居民上網,解決農村居民上網難等問題,有效整合政府部門各類為農服務網站,會同市委組織部、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市農業局、市文廣新聞出版局等單位,在市信息化服務中心的配合下,完成寧波市涉農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的軟件開發工作,實現了寧波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浙江農民信箱、寧波農信通、寧波農技110語音係統、寧波文化共享工程網、阿拉新寧波網、寧波農業專家係統等有效對接,並為全市各行政村開發網站係統、村務管理係統。通過數字鄉村——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管理平台,讓各級各有關部門實時地了解寧波市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硬件建設情況、服務內容和服務開展情況以及大學生村官和衣村信息服務員的工作情況,便於隨時了解各服務站的動態,有針對性地做好指導和激勵考核工作,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積極性。
來自服務站的成效
寧波農村人多地少,隨著大量農村人口的就業轉移和現代農業的推進,信息化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成效包括:
通過一係列的教育培訓活動以及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實際應用,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擴展到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各個領域、行業,擴展到了全球的每一個角落。信息社會是社會的必然階段,每一個人、每一個階層都必須與信息打交道。信息技術對提高農業科技水平、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增加農民收入、豐富農民文化生活起作至關重要的作用。
寧波的信息化已全麵進入農村農業的方方麵麵,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都離不開信息化的影子。慈溪市海通公司的訂單式、基地化農業,產品及生產過程全麵接軌國際化要求,產品安全監管全麵信息化。慈溪市滸山現代農業示範園,莊園、大棚管理信息化,監控中心可隨時了解田園情況,成熟的果實隨時都可上網直播,極大地方便了農產品入市銷售。象山縣蓄牧獸醫站生豬管理信息化係統,實現了疫情預警、屠宰等全程信息化管理。鄞州區第二醫院已對所屬鄉村醫院的數碼影片聯網診斷、專家會診,大大提高了鄉村醫院的診斷水平,改善了鄉村醫療條件。奉化市、慈溪市等縣市區建立了城鄉一體的出租車調度呼叫中心,有效改善了農村交通條件,解決了出行難的問題。
三年來,通過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宣傳教育培訓以及“數字鄉村”——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平台的投入使用,有效地整合了寧波市各種涉農信息服務資源,極大地促進了寧波市廣大農村對“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係統”、“寧波市農經網”、“寧波市農民信箱”、“寧波市農技110”、“寧波市農信通”、“寧波市文化共享工程網”、“寧波市網絡圖書館”等各涉農信息服務平台的應用,提高了“阿拉新農村網”、“中國花木網”、“象山水產網”等農村電子商務網站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