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進村是市委市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對大學生信息員的培養工作,製定了一係列的優惠政策和考核機製,鼓勵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在農村創業,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
寧波“數字鄉村”農村綜合信息平台有效整合了農業、科技、勞動、民政、計生、殘聯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涉農信息,為農村居民提供了易學便懂,操作便捷的上網平台,有效地解決了農民朋友文化程度相對較低,接受能力相對較弱,上網查詢、交流難等實際問題,為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推廣使用和提高使用效率奠定了基礎。
用技術贏得未來
加快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內容。做好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工作,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把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作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和信息引導,促進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和競爭力的增強,促進農業全麵、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把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產、農村文明建設的有效手段。積極開展麵向農民的信息服務,讓農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術信息、市場信息和法律政策信息提高農業生產率,改善農民生產、農產品銷售和轉移就業環境,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文明建設。把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作為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大舉措。借助於網絡技術,建立城鄉之間信息傳遞、互動、交換的平等關係,縮短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使城鄉居民直接分享各種技術知識與市場信息,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農民享受現代社會文明成果,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實現農業經營、農村管理的高效化,促進農村社區性服務組織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發展條件,構建政府、企業、農戶之間互動、和諧的發展環境。把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作為推進農村信息化工作的起點。建設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關鍵是發揮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作用,要根據《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服務指南》的要求,根據寧波市農村特點,積極探索農村信息服務方式和模式,拓展服務內容,為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豐富和改善農村文化生活提供信息服務,提高農村整體信息化水平。
充分調動各部門積極性,將各部門涉農方麵的相關工作,與開展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服務工作相結合,共同推進涉農信息資源建設,進一步整合寧波市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市農經網、農民信箱和文化共享工程、社會綜合治理等係統平台,探索開展農村基層綜合管理平台建設,合力推進寧波市農村信息化建設,為創建文明城市,為創建平安城市,為創建智慧城市作貢獻。
加強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服務管理工作,建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相關製度和服務規範,要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五個一”的要求,加強檢查和督查,市經信委將通過“數字鄉村”網站對各村使用情況進行督查。各縣(市)區要明確責任單位,建立起一支由市、縣有關部門、鄉鎮、村聯動的工作隊伍,強化對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服務管理,確保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真正起到作用。建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長效機製,建立相應的考核和激勵機製,落實運維經費。製定《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績效考核辦法(試行)》,對各縣(市)區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的使用、運行維護情況組織考評,並根據考評結果對相關先進單位、優秀個人給予獎勵。加強信息員培訓和管理工作,發揮信息員在農村信息化工作的骨幹作用,充分調動信息員的積極性,保持信息員的穩定性,努力提高信息化為農服務水平。
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寧波市將以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為切入點,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完善長效機製,加強服務管理,拓寬服務渠道,提高服務水平,讓更多的農村居民享受現代文明成果,為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消除“數字鴻溝”,開拓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