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曆史的人文與景觀和現代的人文與景觀完美的、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和碩人明智的選擇。金沙灘旅遊度假區規劃麵積達231.3公頃,有8個功能區,環境景觀設計突出“一個標誌,兩個亮點,十大景觀”。縱橫交錯的景區道路,風格各異的現代建築,如男人胸肌般隆起的沙丘,如女人般肌膚的沙灘,五顏六色的彩磚路,蜿蜒而去,使湖濱步行街透著現代街市的韻昧。旅遊區周邊綠化已逐漸形成地毯式綠色植物帶,將旅遊區裹在其中,似一顆璀璨的寶石讓人驚詫。
夜晚,80多盞燈交相輝映,橘黃色的燈光色彩斑斕,讓人愜意。千頭椿、白臘、彎曲柳、饅頭柳、榆樹等整齊劃一地排列在道路兩旁,仿佛禮貌熱情的迎賓隊伍。
人文與景觀的完美結合,離不開自然界原本的美和人類創造的幽雅環境,我把它稱之謂“人為環境”。人為環境是一種思想,將思想滲透進人們的現實生活和各個領域,其價值有兩個:一是毀滅,一是創造。那麼和碩人創造了什麼呢?創造了人文與景觀、自然與環境、生態與人類生活相依為命的價值觀念。
金絲特旅遊區可以說就是人文與景觀相融相合的文化現象。金絲特旅遊區位於和碩縣北部山區一個鮮為人知的紅山區,那裏有個水草豐盈的山間小盆地。此處的小環境絕倫無比,天藍的像藍寶石,草綠的像綠寶石;天空雄鷹展翅,山穀間白蛇穿梭;最令人叫絕的是大自然巧手雕刻的青蛙山石,栩栩如生,盤踞在一個很高的山頭上,就若蛙鳴天山,當地人把它叫做“天山蛙鳴”。喇嘛廟的鼓聲悠揚而深長。羊群如雲如煙,牛群剽悍而健壯,悠然地在耕耘;旱獺嬉戲,雪雞起舞。七八月間,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演繹著和碩特蒙古人古樸而濃烈的風情。醇香的奶茶、美酒、鮮美的手抓肉、古老悠揚的和碩特民族音樂,將金絲特沸騰在動人的情懷之中。有著“南天池”之稱的“八一”水庫與金絲特避暑山莊相輔相成,形成山水相依、水天一色的獨特景觀,讓人心曠神怡。
金絲特,蒙古語意為“鳳凰頭上的冠”,是千百年來和碩特蒙古族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晶。
相傳古時候,金絲特草深林茂、牛羊遍野,牧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一天,從山中竄出一條白蛇,張開血盆大口,吞噬人畜,噴出的毒液使方圓數十裏的草木枯萎,青山被侵蝕成黑色。幸存的蒙古族牧民度日如年,人們祈禱上蒼能拯救世間萬物,終於感動了上帝,派遣了一隻神鷹來到金絲特,神鷹與白蛇激戰了7天7夜,鷹用利爪將蛇眼刺瞎,白蛇負傷逃向山中,神鷹緊追不舍,白蛇走投無路,將身形隱於山石間,神鷹落在巨石上盯著白蛇。日久天長鷹凝固成了一隻石鷹,而白蛇被永遠鎮在了石縫中,再也不能出來禍害人間……
還有一則傳說是因紅蝶穀的神秘和美麗而來的:傳說很久以前,西漢危須國時期,有一對年輕的戀人,小夥子名叫開賽爾江,姑娘名叫開孜·開皮來克,他們深深地相愛著,不知何時,曲惠山穀的山神發現了美麗的開孜·開皮來克,要搶她為妻。開孜·開皮來克誓死不從,山神大怒,連年不給危須國放水,危須國大旱。這時,勇敢的維吾爾族青年開賽爾江與山神大戰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使山神屈服,但勇敢的開賽爾江終因過度疲勞,戰死在山穀中。美麗善良的開孜·開皮來克痛不欲生,淚流滿麵,她的眼淚化成了美麗的蝴蝶泉,最後,開孜·開皮來克也悲憤而死,化成了美麗的紅蝴蝶。每到五六月中旬這個季節,開孜·開皮來克就會帶著成千上萬隻蝴蝶來到蝴蝶泉,來到這方圓3平方公裏的古樹叢中悼念戀人開賽爾江,此時穀內一片火紅,後來人們就把這裏稱為“紅蝶穀”。
美麗的自然界和美麗的傳說其實是人類“人文現象”的折射,是和碩人賦予它的一種思想,一種理念,一種人與自然親和的心願。當這種心願變成現實而被人們加以利用,就會自然而然成了人文現象,通俗地說,也是文化現象。和碩人正是這種文化的繼承者、創造者和忠實的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