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畫卷中的和碩
行遊新疆
作者:丁春
和碩人用智慧培育著他們的山,他們的水,於是,山有了靈性,水有了靈性;和碩人用思想的火花燃燒著他們的山,他們的水,於是,山也抒情,水也抒情……
和碩,因年輕、美麗、婀娜的金沙灘而遠近聞名。中國的版圖上,和碩隻是一個小小的逗點,而舉世無雙的博斯騰湖卻神奇地在荒漠之中孕育了金沙灘。因此,當滄桑而又輝煌的曆史之頁掀到了21世紀的時候,和碩這個名字就開始燦爛起來,讓人們總是不停地在談論,可見她魅力無窮。因為人們在看不夠的同時,還沒有把她弄明白,就要來欣賞,要來探尋,並在探尋中獲得美的享受。
和碩,具有悠久的曆史,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危須國故址,是通往南疆古絲綢之路的咽喉。古墓、古城、古烽燧和古建築環城四周,這是古代勤勞勇敢的成吉思汗的後裔創造的古人類文明之結晶。21世紀的和碩人在此基礎上延續了古人類的聰明才智,創造性地深化了和碩人與自然和睦相處,共生共存的美好夙願。
公元1098年,蒙古族部落散居的遊牧民來到金絲特,他們在這裏紮下蒙古包,開始了遊牧生活。在他們遊牧的地方有一片鬱鬱蔥蔥的野生榆樹林,是金絲特唯一的一片綠地,就是這片榆樹林在經曆了幾百年的風雨滄桑之後仍鬱鬱蔥蔥,生機盎然,蒼勁而挺拔,確實令人難以想象。因為這片綠蔭恰恰就在荒山、沙漠、戈壁之中,古人和今人給予綠樹生存的權利,因而,人與自然的“倫理”關係在和碩這片土地上達到了極致。於是,金沙灘、金絲特就成了和碩的代名詞。
和碩人、巴州人乃至全國各地的遊人來到這裏,是為了看這裏的山,這裏的水,這裏的石頭。這幾樣東西哪裏沒有?但這裏就是與別處不一樣。荒漠中有水域廣闊、碧波蕩漾的金沙灘。這些,別處就是沒有!因而她獨特的讓人詫然:獨特才有新意,獨特才有魅力,獨特才能讓人耳目一新!文人墨客藝術化了的溢美之詞在這裏也顯得如此蒼白無力。一個外國人看過金沙灘後說:“上帝用第一個7天造了亞當、夏娃,用第二個7天造了和碩,下一個7天真不知還要造什麼。”外國人信仰上帝,中國人信神。神也好,上帝也罷,反正說不清的事情就先交給它,和碩確實美得說不清。
自然界的美離不開兩樣,一是水,二是山。但所有的山水恐怕都不能與桂林山水媲美,然而金沙灘的水卻有自己獨特的美。金沙灘的水清澈的讓你不敢相信,在水裏嬉戲或坐在船上,能看見水裏的細沙、魚兒。即使起風,也不起波,水麵平靜得像一麵鏡子。這首先就讓人感到很親切,既不野,也不險。金沙灘幾乎沒有落差。水麵上偶爾漂過幾隻小船,上麵一位漁農,操一把船槳,遠處看去金波埋腳,人好像直接踩在水麵上;神話裏的八仙過海、觀音出水大概就是這個樣子。這幅自然而毫無修飾的“水鄉畫”,你說美不?這是桂林山水所沒有的!再說金絲特的山。金絲特的山自然沒有桂林的山雄奇,但它卻同樣有獨到之處,具有桂林山而沒有的神韻。
金絲特的山向來是豪邁,昂揚灑脫的。它就如一位赤膊的漢子,又若一尊剽悍而強健的雕塑;這裏的山陽剛的讓女人擊掌,不像桂林的山那樣陰柔、秀嫩。麵對這裏的山,你無論如何都想使自己也雄健,也剽悍,從而使人陰柔的一麵陽剛起來。
金絲特群峰起伏,如一隊行進的駱駝,駝鈴陣陣。山峰相連相疊,回環不絕。站在它的麵前,會使人冒出這樣的念頭:這是真山嗎?人們或許見過許多山,而金絲特的山卻奇巧如盆景,偉岸如傳奇;說是盆景,卻是真的山和樹;說是傳奇,又真真切切地置身其中。每當事物真假難分時,就像木刻雕琢出的一種壯美,就像無題詩傳達著一種說不清的意境,就像和碩人在生活的舞台上反串後的角色透出一種隻有和碩人才有的新鮮與活潑。
和碩金沙灘,金絲特旅遊景區已初具規模,並且享譽疆內外。這似乎不是偶然的現象,它與和碩的人文景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當人類的生存環境正在惡化,當人們的環境意識正日益強烈的時候,和碩人已經不僅僅把保護環境隻停留在表麵,而是把曆史文化的沉澱與現代人類生活的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達到既要改善環境,又要使環境為人類社會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
好在和碩具有悠久的曆史文化,有人文與自然景觀相融相合的條件。紅蝶穀、銀沙灘、鳴沙山,牛齶鳥島、雪山神湖、布茨湖濱草原,這些自然景觀將和碩這片神奇的土地像詩人作詩般表述得如詩如畫,使人遐想無盡。而它豐富的、充滿傳奇的人文景觀,如危須國故址、班禪敖包、曲惠古城、西地古城、蘭城(唐張三守捉城)、張郭莊遺址、新塔熱遺址、四十裏大墩烽火燧、塔哈其烽火燧等在和碩近50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形成了讓人驚歎的人文景觀,使人流連忘返,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