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取所需,這的確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但荊州的地理位置,從南郡進軍襄陽易,而從東側進軍襄陽難。即使將來我們獲取江夏郡,看似劉備從這個交易中獲利更多。而且,南郡治所江陵四通八向,且為了長江上遊。我們與劉備交好之時,當然沒什麼問題。但一旦局勢有變,他便可順流而下,直接進攻我軍。”
諸葛亮道:“主公,至少從目前看來,劉備和我軍的大敵都是曹操。南郡地理位置雖然重要,但占據它也等於承擔更多來自曹軍的攻擊。況且,以我軍目前的兵力,也不可能染指南郡。目前這種方案,確實是最有利於我方的方案。”
呂布沉思片刻,最終點頭道:“現在看來,也隻能如此了。”
馬謖看呂布同意了自己的建議,心中大喜。再次拱手向呂布道:“將軍,小人還有一個建議可以祝您兵不血刃拿下豫章郡。”
呂布臉露笑意,示意他說下去。
“荊州動亂,雖然目前蔡瑁控製住了劉表,占據了治所襄陽,但他麵對的威脅也是時時存在的。荊州內部,外部的各種勢力,此刻都是他的威脅。蔡瑁需要解決的問題甚多,這就決定了他必須將重兵集中於襄陽附近,以確保他對那裏的絕對控製。”
呂布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蔡瑁之弟蔡和此刻正在豫章郡,手下兵力不過一萬。那裏又並非蔡瑁的主要控製之地,自然也不會受其重視。如果將軍令廬陵守軍陳兵贛水,在南側威脅豫章郡。而同時派水軍陳兵樅陽,時時巡防湖口,讓蔡和時時感受到威脅。到時候,他必然會將大軍撤回江夏。”
劉曄點了點頭,朝向呂布道:“主公,影衛那邊得到的情報是蔡和此人雖具有一定的領軍之才,但他膽小如鼠,並非良將。如果主公在兩邊給予他威脅,他為了避免被我軍圍困,必定會先向江夏方向逃竄。這樣一來,我們的確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奪取豫章郡。而且最重要的是,如若蔡和主動撤出豫章郡,我軍接管。這樣沒有動兵戈,自然也不算與荊州為敵。”
諸葛亮笑道:“不僅如此,主公奪取豫章郡之後。可以直接昭告天下,說蔡瑁背主,我們隻是暫時接管,將來還會轉贈給劉表。這樣一來,就具有了正統性,來自荊州方麵的反抗自然也會縮減不少。但是……”
呂布抬頭問道:“但是什麼?”
諸葛亮歎了一口氣道:“江夏郡為了長江上遊,是我軍從水路進軍荊州的必經之路。如若容許蔡和部撤離,他很有可能在回到江夏之後緊守夏口,阻斷我們去往荊州之路。主公,屬下以為我們應該在蔡和撤往江夏途中設下埋伏,以全殲之。此舉在我們將來進軍江夏中將占據巨大優勢。”
馬謖拱手道:“將軍,小人也是如此認為的。江夏郡昔日在黃祖的經營下,各地建立營壘無數,易守難攻。特別是夏口,更是難得一見的堅城。如若讓蔡和這一萬守軍進駐夏口,將來將軍想要攻下就會困難許多。”
呂布低頭沉思片刻,說道:“但這樣一來,我們就等於直接向蔡瑁宣戰了。”
諸葛亮笑道:“主公,以蔡瑁的性格,再考慮到他和主公您曆來的恩怨。無論如何,他都會選擇與您為敵。既然如此,先下手必定占據優勢,主公您就沒必要在意這些小節。”
呂布嗬嗬一笑道:“那好吧!就按照幼常的計劃辦,先逼迫蔡和撤出豫章郡,再在中途設下埋伏。這一切都交給徐盛和廖化兩人去辦。子揚,你也去廬江,為他們提供一切情報,務必保證一切都進展順利。”
劉曄拱手領命道:“諾!”
呂布點了點頭,轉向馬謖問道:“幼常,你呢!是願意留在這裏,還是返回荊州?”
“將軍,我來之前大哥已經吩咐過了,我們馬家會將所有家產逐步轉移出襄陽。如若將軍不棄,我希望能留在將軍身旁,時時聆聽指教。”
呂布笑道:“你雖然年幼,卻有謀士之才,我當然願意你留在這裏。這樣吧!你暫時隨子揚前去廬江,那裏距離襄陽近,也方便你處理家事。待到攻下江夏之後,我必有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