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產品的消費功能往往都不是單一的,除了最基礎的使用功能以外,還具有更深層的心理功能。菜刀能當禮品賣,那麼是不是花卉能當健康賣,食品能當愛情賣,衣服能當親情賣呢?

名氣小,顧客少

支招:服務細節挖特色,培養回頭客。

實戰:咖啡館練“細”功,三招巧攬顧客

何秀英在武漢經營咖啡店,名氣很小,顧客稀少,還留不住。一個主要原因,80、90後年輕人聚集,咖啡消費意願不高。對此,何秀英從細節上對咖啡館經營進行了改進。第一,倡導當前流行的低碳生活。燈光靠蠟,果汁靠榨,磨咖啡靠手工,煮咖啡靠木柴,告別一切不必要的塑料製品。第二,充分利用經營場地民初傳教士公寓的古色古香,以簡單而快樂的特色,承辦婚禮、聚會、會議。第三,時常組織自助外出旅遊,拉近與顧客的關係。此番改造之後,朋友般的顧客多了,不少人還主動到網上幫著宣傳。店裏經常人多得沒地方坐,有的甚至坐在門口喝咖啡。一些顧客感慨,“在這喝咖啡很輕鬆,就像在自家一樣。”何秀英說,做餐飲服務要長久經營,一定要有值得別人回味的地方,所以細節很重要。如今何秀英的咖啡館年利潤達到35萬元。

商業發達的今天,已經很少能找到沒有對手的生意,拚的就是特色。想做出特色就要在細節上下工夫了。相比之下,服務細節的挖掘要比產品技術細節的改進容易些。

競爭大,空間小

支招:整合各種生意資源,新模式盤活老生意。

實戰:整合寵物市場,獲得新盈利

寵物生意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區域市場已經接近飽和。還想幹該怎麼做呢?整合。比如愛狗網,它是將賣菜狗的、賣京巴的、賣薩摩的等等整合在一起,這些狗商單幹的話很難幹好,放在一起以後,顧客挑選的餘地大了,關注度高了,很容易就銷售出去了。愛狗網憑借CKU(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犬業協會)和CSV(中國牧羊犬俱樂部)兩大協會背景,按照整合的思路發展個人會員、收編寵物用品店、控股收購經銷商,然後與上遊供貨商談判,既解決上遊商家庫存,又讓寵物主人們得到最大實惠。

無獨有偶,寵物用品連鎖品牌“酷迪寵物”做的則是線下工夫。由於自己的加盟實體店已經較多,再開新店難度大,他們便以實體店為核心整合周邊的資源。於是,一家中心店帶動社區店、街邊店、超市店的模式開創出來,在沒有增加加盟店的情況下,讓一家店的業務覆蓋範圍從3平方公裏左右擴大到大約10平方公裏。

如今很多小投資生意都在部分區域麵臨飽和難題,那就看看實體飽和了,虛擬的網絡飽和了嗎?這群人飽和了,那群人飽和了嗎?數量飽和了,質量飽和了嗎?把仍沒有飽和的要素整合起來,新的機會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