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琴棋書畫(2 / 2)

譜曲雖然不是歐鈺所擅長的,不過平仄韻律,歐鈺還是略懂,再加上平時也都有練習,無論是樂府還是詞牌,歐鈺平時都有練習,這次就派上用場了。這次考的是詞牌,畢竟詞牌相對來說簡單許多,詞牌格律參考的《浣溪沙》,算是最簡單之一的詞牌了。

《浣溪沙》一共七言六句四十二字,除第四句不押尾韻之外,其他每句壓同一個韻腳。而且平仄要求也較為寬泛,一般都是為詞牌譜曲的練習詞牌。

歐鈺平時也都練習過為《浣溪沙》重新譜曲,所以不過一炷香的時間,歐鈺就完成了譜曲這一項目。

棋譜殘篇的破解就更簡單了,本來這殘篇隻有五子,而且套路都較為簡單普遍,對歐鈺來說與其說是考試,倒不如說是展示,歐鈺完成棋這一項目所花的時間就更短了,不過十多息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

而書法,歐鈺在書寫《黃庭貼》的時候,就使用了自己獨創的清瘦不失筋骨的小楷,自然無需再次作答。

畫的要求也極為簡單,不用山山水水,也不用宮裝美人,隻需要簡簡單單畫多牡丹足矣。牡丹作為花之富貴者,雖然隻是單純的牡丹,不過對於初學者,還是頗具難度。不過歐鈺沒有多做思考,就直接開始作畫了。

歐鈺先是倒出了一點墨汁,然後選了一隻府衙準備的小楷狼毫筆,待完全浸透墨汁後,就開始描線。由於牡丹的葉片染色不是重點,所以對於葉片,歐鈺隻用了淡墨來染,沒有罩其他色了。

歐鈺在染色的時候,選用了一隻清水筆,一隻沾墨筆。歐鈺用的清水筆是羊毫筆,因為羊毫筆比較柔軟,暈染色澤時比較柔和。沾墨的筆就直接用的是狼毫筆。

而後歐鈺就開始染花朵了,歐鈺這次畫的是一個紅色的牡丹花骨朵,花朵的陰影部分,選用的是花青色。大約染了八次左右,使顏色逐步加深,而且具有層次感。

接著歐鈺就開始暈染紅色部分了。第一次罩染選的色澤是牡丹紅色。由於紅色比較粉,因此歐鈺還為此更換了毛筆,沒有繼續用之前勾墨線的筆,這是為了避免墨色汙染了紅色。而這次歐鈺大約一共暈染了十次。

接下來就是第二次罩染了,歐鈺這次選的色澤是朱紅色。歐鈺這次也同樣用了兩支筆,一支沾紅色暈染陰影深的部位,一支沾清水,暈染深色邊緣,使顏色慢慢變淡過渡自然。一共暈染的次數大約是八次。

最後就是第三次罩染了,歐鈺這次選的顏色是胭脂色。一共暈染的次數大約是六次次。暈染胭脂色的目的是使得花朵更加沉一點,色澤更暗一點。

歐鈺如此這般,足足花費了三刻鍾,花朵的染色就完成了。

而餘下的枝葉就簡單了許多,不到半個時辰,歐鈺就完成了牡丹圖。

接下來就是《南華真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