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是合作與競爭的完美組合
探索與爭鳴
作者:莊日群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9-000-01
摘要競爭是人類活動與進步的原動力,合作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手段,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都是學校體育的目標任務,借助小組合作平台能更好地完成這一任務。
關鍵詞競爭合作小組合作
競爭與合作是矛盾的統一體,競爭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競爭。把競爭與合作結合起來,就能突破孤軍奮戰的局限,把自身優勢與他人的優勢結合起來,把雙方的長處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實現雙贏或多贏。體育運動需要競爭,體育運動也需要合作。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正是合作與競爭的完美組合。
一、體育運動需要競爭
體育來源於人類生活,競爭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的今天,競爭已成為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提高部門效益、發展經濟的手段。
競爭是體育運動的特征之一,競爭是體育運動的生命。運動場上競爭對手激烈對抗力爭更高、更快、更強,運動場下的拉拉隊渲染了競爭氣氛,廣大觀眾被激烈的競爭所震撼,為自己喜歡的運動員或運動隊搖旗呐喊。
初中體育課程的學習存在競爭,通過競爭去創新和發展。毫無疑問,對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要求,同時也是我們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體育在培養學生競爭意識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體育課堂的各類競賽和課堂內外的體育比賽都有益於培養初中生的競爭意識。體育競爭提升了他們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品質,造就了學生靈活機製、快速反應的決斷能力。體育競爭提高了學生戰勝困難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體育運動需要合作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古訓,沒有合作,甚至相互推諉,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今天,各種知識和技術推陳出新,隻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社會。在處理許多錯綜複雜的問題時,單靠個人的力量顯然是力不從心的。培養學生具有團結協作精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農村初中的體育教學多在操場進行。由於器材、場地、性別等的製約,體育課堂中的許多活動是分組進行的。分組後學生的安全保護、動作糾正等需要同學間的協作。體育運動有些是集體項目,特別注重團結協作,我們經常看到有的運動員以我為中心,追求個人英雄主義,缺乏團結協作而終究落得失敗而歸的下場。集體項目中,集體的勝利是目標,每個人的努力都應該圍繞這個目標進行,教育學生充分發揮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與隊友團結協作。經常參加體育集體項目的學生,能將體育活動中所獲得的合作和交往等能力遷移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利用室內課適當播放籃球、足球、排球等集體比賽的視頻,激發學生團體協作的意識,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材內容,充分利用教材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團結協作的品德教育,向同學講述團隊協作精神的概念、體現及其重要性,講述課堂上出現的有關團結協作精神的案例,對學生灌輸團結協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