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瑜伽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開展的心理教育實施探析
探索與爭鳴
作者:王樞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9-000-01
摘要作為一種既古老又具有良好效果的健身運動,瑜伽不受地域和年齡的限製,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許多大學也將瑜伽列入體育課程,或與其他教學相結合,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利於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瑜伽大學體育教學心理教育
由於當前社會各種壓力空前的大,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承受能力弱,當遇到挫折時,往往會走極端,出現自殺身亡的現象,此等事例並不少見,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為此,許多大學都開設有心理健康講座,但因內容枯燥乏味,學生難以仔細傾聽,而瑜伽既能鍛煉身體,又能促進心理健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一、瑜伽的意義
瑜伽的曆史很是久遠,是古印度的一種鍛煉方法,利於身體健康、淨化心靈,一直延續至今,仍受廣大群眾喜歡。它的目的就是使人的身體和心理達到一個和諧健全的境界,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影響力很大。因為大學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人群,大學體育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保持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就目前而言,在巨大的壓力下,大學生的健康狀況實在令人堪憂,瑜伽的引入對其身心健康都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首先,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瑜伽是姿勢獨特,且多是擠壓伸展動作,在鍛煉過程中,能有效刺激體內血液循環,增加身體的柔韌性。瑜伽還以其獨特的呼吸法調節著人的呼吸,人大部分時候的呼吸都是沒有規律的,尤其是在情緒糟糕時,呼吸會更顯急促,瑜伽的鍛煉方法則在於呼吸平緩均勻,將緊繃的神經鬆弛下來,補充元氣,增強心肺功能。
其次,塑造美的形體。瑜伽對身體進行適度拉伸,再配以和緩的呼吸,整體給人一種寧靜深遠、相當優雅的感覺,能夠排除體內毒素,放鬆神經,提高人的精氣神。由於體內的氣脈被激活,使得皮膚更富彈性,且水潤光滑,能夠消除麵色晦暗,起到美容的效果。同時能夠促使學生的身體肌理也發生相應的變化,線條更加明顯。
瑜伽還有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當學生遇到重大挫折無力排解時,可通過瑜伽柔緩動作的練習,使學生平靜情緒,恢複理智,解除緊張,達到身心和諧。瑜伽冥想能夠集中精力,提高學生的自我控製力,使內心變得安靜。
二、瑜伽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分析
(一)在課堂上,學生要麼是缺乏自信,要麼是過於自負,常常將注意力放在和他人的對比上,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的修養。如剛開始學習時,往往會出現輕視簡單忽視困難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
瑜伽需要的是身心在各種姿勢下接受一定的刺激,有了相應的感覺即可,並沒有特別統一的標準,再加上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韌性等方麵都各有差異,所以在練習時,也不必要強迫自己每一個動作都做得那麼專業,隻需突出動作伸展和刺激的重點部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關鍵在於能否堅持。而且要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學生克服精神障礙,重新找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