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房地產項目經濟評價分析(2 / 3)

最後,綜合經濟評價是保障房地產項目經濟評價客觀性的必要條件。綜合金亨俊評價能夠使得房地產項目經濟評價具有客觀性與真實性。投資方或其委托設計部門進行的經濟評價對項目可行性進行論證,同時提出幾個方案進行對比,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金融機構進行的經濟評價一般是從不利因素著手來分析項目所產生的最佳經濟效益與承擔的最大風險;政府部門的經濟評價是從國家經濟規劃發展來審批項目是否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2.房地產項目不確定性分析

2.1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為分析預測房地產項目主要因素出現變化是對主要經濟指標的影響,從中獲得相關的敏感性因素,並且判斷其影響程度的不確定性的分析方式。

2.2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分析即為分析產品產量盈利與成本之間的關係。分析出盈虧在產量、單價和成本之間的臨界點,從而來判斷不確定性因素對方案經濟效果的影響程度。該臨界點即為盈虧平衡點。

2.3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即為使用概率來研究不確定因素對房地產項目經濟的影響的方式。對不確定因素出現的概率進行分析。計算在不同概率下房地產項目經濟評價指標,從而說明房地產項目在製定收益狀態下的風險程度。進行概率分析首先需要羅列所有影響房地產經濟效益的不確定因素;其次,選擇概率分析所應用的評價指標;再次,計算每個不確定因素出現的概率;最後,計算在特定概率下評價指標的累積概率,同時計算出臨界點出現的概率[4]。

3.房地產項目經濟評價分析——以廈門為例

3.1廈門宏觀經濟與走勢分析

2013年廈門經濟增速相對緩慢,但仍然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房地產市場改善性需求釋放。1-12月GDP增速為9.9%。廈門房地產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投資總體運行形勢相對嚴峻,房地產投資增速仍然明顯,經濟支柱的低位依然穩固。城市居民消費能力強,消費需求旺盛。

3.2廈門某房地產項目經濟評價案例

3.2.1項目概況

該項目位於廈門市X區東南處,為適應經濟發展吸引投資,政府相關部門批準在該地興建別墅小區。該房地產項目為20.86萬平方米,建築麵積49781平方米,建設工期4年,銷售期6年。

3.2.2市場研究

表1為廈門商品房整體市場分析。在2013年廈門全市商品房供應達638m2,銷售665m2,均價14400元/m2,量價創造曆史新紀錄。

2011年伴隨著市場放量加大與宏觀調控政策,市場供過於求的現象出現;2012年政策與開發商以價換量的調劑下,房地產市場回暖,需求持續旺盛;2013年供需兩旺,銷售量高達449萬m2。

3.2.3項目規劃

項目自然環境優越,內部規劃為三個別墅區。每個別墅區相互獨立而又有道路聯係。除建築物外,全部綠化。基於市場銷售與消費需求,每個別墅區將會設計為不同的建築格局,不同檔次的住宅。其中在第三別墅區中將會建造1000平方米的綜合型商場,給居民提供商業服務。

3.2.4投資估算

該項目總投資金額為13507萬元。其中包含房地產開發投資12866萬元與自營資產固定資產投資181萬元。房地產開發投資費用主要用於土地、建築安裝、銷售、管理、財務以及不可預見費用等。自營資產固定資產投資主要用於建設商場。

3.2.5項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