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分析當下我國民辦高校的產權製度
管理視窗
作者:李國昌
摘 要: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民辦高校在我國的重要性也越發的突出。民辦高校逐漸規範化的管理也為我國高等院校的長期蓬勃發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民辦高校所存在的問題也日益顯著,產權的模糊以及產權界定不夠周全,都成為阻礙我國民辦高校不斷前進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將當下我國民辦高校的產權製度進行明確,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國民辦高等院校的順利辦學,為我國高等院校的不斷發展做出努力和貢獻。
關鍵詞:民辦高校;產權;產權製度
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近些年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允許也需要更多的民辦院校存在,容納更多的高等受教育人才。目前民辦院校的辦學水平也有所提升,但是在產權問題上卻存在著許多的難以消除的隱患,造成許多產權糾紛,嚴重影響民辦高校的辦學質量。
一、民辦高校的產權內容概述
(一)產權的理論。在我國高校的產權問題當中,對產權理論的不夠明確也是造成民辦高校產權問題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產權包括狹義上的產權和廣義上的產權。狹義上的產權主要包括財產方麵,主要體現在物權上,而廣義上的產權則主要是指物權的外延,比物權更為廣泛。學校的產權問題,是學校財產權利的一種總稱,不僅僅包括學校的財產所有權,更是包括與其有關的一切責、利、權等,包括權能和利益兩個部分,所以民辦高校的產權實際上包含這些內容。
(二)產權的功能。產權主要是保障一個主體的利益不受到損失,例如房屋的產權,使用權就保障了使用者在被允許使用階段的房屋使用權利,使得其在這一階段當中對這一房屋的使用擁有最終決定權。而房屋的所有權則是該房屋的所有者在相應的年限之內,對該房屋享有最高的所有權不被占領。一般來講,產權的功能主要就是激勵、約束、資源配置和協調,通過這些功能來鞏固和維係經濟發展當中每一部分之間的關係,規範財產關係,約束行為能力。
(三)民辦高校產權的定義和現狀。對於高等民辦院校來說,產權既包括學校所占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也包括學校所有的財產權利。學校既有財產所有權,也有和其相關的其他財產的權、責、利等,高校應該擁有的權利和利益,都屬於高校產權的範疇。
二、民辦高校的產權現狀和影響
(一)新的資本很難注入。民辦高校的興起不僅僅是近些年來我國允許的一種現象,更是我國需要的,符合社會發展要求以及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民辦高校最初的辦學,有些是白手起家,有些是公辦院校轉製,有的是社團組織,有的是黨派聯合,因此民辦高校本身的創辦前提和資本來源就比較複雜,很多時候新的資本都很難注入。尤其是一些學校,投資者所投資的成本與所想獲得的成果不成正比,這就會造成產權主體和責任關係出現不對稱的現象,另外由於初始資本的界定不夠明確,使得許多創辦者都失去了積極性,對於創建民辦高校的積極性受到了嚴重的挫傷。
(二)缺乏激勵和約束。對於我國民辦高等院校的扶持力度相對有限,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缺乏激勵政策,進而導致創辦者的積極性得不到提升。創建民辦高校可以有效的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為我國社會注入更多新的經濟元素。但是如果因為產權的問題,造成產權主體不清晰,產權結構和界定不明確,必然會為創辦者帶來許多的麻煩和困難。目前我國也缺乏對於民辦高等院校辦學的激勵政策,導致不能調動更多民間資本投入到辦學當中。當然有激勵就必然要有約束,約束在民辦高等院校辦學中的作用也是相應的,如果一味地放寬對於高等民辦院校的辦學要求,必然會造成一種無序的市場競爭出現,還會使得一些人以辦學為幌子,牟取非法利益,影響高等院校辦學的公益性和社會性。
(三)資源配置效率偏低。在民辦院校的資源配置方麵,主要出現的問題就是資源配置效率較低,使得民辦院校在教學質量方麵總是無法真正的得到提升。民辦院校的產權問題就決定了其在院校的設施建設,資源配置上相對落後,並沒有太多的資金扶持,進而就會造成教學開展和學生生活得不到更多的保障。其次一些民辦院校雖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不斷完善,很多都是為了一些麵子工程,這就必然會造成資源配置的效率偏低,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實現資源配置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