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思考(2 / 3)

(三)傳統養老機構的醫護功能不足

最需要入住養老機構的是長期需要被護理照顧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這些老人生活在家中,可能會需要家人投入過多的精力去照顧,而不能更好的投身於事業和生活當中,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也為了讓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顧,家裏才會考慮把老人送到養老機構中,但由於傳統養老機構中缺乏專業的醫療護理團隊,導致很多真正需要入住養老機構為家庭減輕負擔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被排斥在外,而往往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卻受到了養老機構的歡迎。這其實偏離了人們讓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初衷。建立“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便會解決這一問題。

(四)社會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由於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醫療資源的分配往往也是不均的,人們有大病時都會傾向於到醫療資源優厚的醫院去看病治療,便會造成大醫院沒有床位的現象,另外,現實生活中也經常存在這樣一種情況,老年人在醫院得到救治後,處於恢複期,病情容易複發,為了得到更好的觀察和護理,以保證出現緊急情況時可以及時得到救治,同時也可以使用醫保報銷,很多老年人病情恢複後選擇繼續住院一段時間,導致“押床”現象隨處可見,使很多真正需要入院治療的老人失去最佳治療期,拖延了病情。實現“醫養結合”養老模式,老年人在養老的同時就可以得到醫療護理,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醫院病床不夠的問題,也將會是緩解“押床”情況的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從這個角度來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也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歡迎與支持。

三、“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現行困境

(一)護理人員不足

由於養老機構屬於非盈利組織,工資普遍很低,社會認可度較差,受過專業培訓的專業護理人員並不願意在養老機構工作,導致養老機構缺乏專業的護理人員,而願意在養老機構中工作的護理人員又大多沒有接受過專業的係統的培訓。

(二)缺乏資金

一方麵,養老機構的建設成本較高,尤其對於醫養結合模式的養老機構,更是需要很高的成本,而養老機構又屬於非盈利組織,資金是其最難以解決的根本問題。這就導致醫養結合模式的養老機構中,能夠按照標準達到較高層次的醫療服務水平的很少,達不到高標準的專業水平,其真正的服務水平與預期規劃中的服務水平相差甚遠。

另一方麵,資金的缺乏也導致了供求矛盾。越是專業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其投入量越大,收費標準也就越高,那些更加需要醫養結合型照顧的老人,可能由於經濟能力差無法入住,而家庭條件好身體相對健康的老人卻可以入住享受服務,導致床位利用率低,甚至偏離了醫養結合的功能,淡化了醫養結合的特質,違背了醫養結合的初衷。

(三)存在醫療保險製度報銷的限製

入住“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其醫療保險如何進行報銷是一個有待深入探討研究的項目。有些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轉型之前本身就是醫保定點的單位,這樣的機構向醫養結合型機構轉變之後,自然可以繼續具有醫保定點資格,但是普通養老機構轉型後,應該怎樣進行醫療保險報銷,暫時還沒有一種公平的可行性方法。醫療保險的報銷製度,涉及到了公平與效率的問題,本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還要考慮到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問題,所以,醫養結合型養老模式下如何進行醫療報銷,這是製度層麵的問題,還需要大量的實踐去發現問題,探索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