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接受的現狀評述以及動機分析
管理視窗
作者:劉禹亭
摘 要:通過質的研究方法對大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現狀進行研究,研究以訪談的形式展開,分析和總結大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動機。發現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存在認知不足和興趣冷淡等問題,這兩方麵因素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完整、深刻理解。
關鍵詞:大學生;馬克思主義;接受;動機
一、接受現狀評述
(一)對馬克思主義認知不足
在與大學生的訪談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對於馬克思主義並沒有清晰的認知,甚至有些同學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含糊不清,不清楚“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目的”等問題。通過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不足,具體體現在以下兩方麵:
第一,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度認識不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各高校公共課的基礎課程,其中包含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內容,包含唯物論辯證法等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觀點。生產勞動觀、階級與階級鬥爭觀、社會基本矛盾觀以及人民群眾觀是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刻揭示了社會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對理論的深刻理解,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知之甚少。被訪談對象按照專業、年級區分,總結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其結果如下:(1)除了馬克思主義相關專業的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概念和理論有一定的了解外,其他專業的學生隻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內容知曉一二(除極個別對馬克思主義感興趣的學生),尤其是工科類學生由於對高中階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等基礎知識缺乏了解,到了大學後學習動機不足。(2)低年級的學生沒有高年級的學生認識深刻,研究生在考試過程中對政治科目的複習有助於加強其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但是仍有許多研究生沒有對馬克思主義形成清晰的認識。除了單純的記憶之外,缺少一定的理解。
第二,對馬克思主義廣度認識不夠。馬克思主義理論富含政治、經濟、哲學等多學科知識,有的同學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隻停留在唯物論與辨證法方麵,沒有從整體上認識馬克思主義。(1)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認識。多數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正確的、主流的理論體係。也有少一部分同學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已經過時的理論。據了解,判斷馬克思主義是否是具有科學性時,學生們並沒有充分的理由。在缺少對馬克思主義全麵理解的前提下作出的判斷,這種結論本身就不具備科學性。(2)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識。多數學生是認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知識,學習的過程是被動的,且認為是浪費時間的。(3)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認識。當代大學生“三觀”的建立受到社會、家庭和學校環境等各方麵因素的影響,加上網絡信息時代帶來的大量信息,影響了學生價值觀念的建立和養成。部分學生受到不良信息和環境的影響建立了錯誤的價值觀,出現拜金主義和自私自利的傾向,這些錯誤的價值觀念正是馬克思主義所批判的。
(二)對馬克思主義興趣冷淡
當被問及“是否主動了解馬克思主義”這一題目時,多數學生出現懷疑的神情。為什麼要去學習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並不感興趣。在大學生群體中,多數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是被動的,多源自學校的硬性規定。能夠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學生非常之少,大學生群體普遍對馬克思主義提不起興趣。究其原因,首先,許多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深奧、難懂的知識體係,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需要多下功夫。許多同學對馬克思主義望而卻步,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係深刻且不易理解,沒有必要去仔細研究。其次,有些學生反應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活實際聯係並不緊密。馬克思主義的實用性遭到質疑,主要是因為學生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係並沒有係統的、正確的認識。許多同學將理論束之高閣,理論聯係實踐的能力不足。再次,在馬克思主義相關專業的學生調查中,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因為興趣才選擇該專業,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缺乏興趣的被動學習很難培養出優秀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