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發展商業長期護理保險和社會基本的長期護理保險相結合的模式
通過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的推廣,使全社會對長期護理保險有了一個普遍認識,此時應盡量把該險種在全社會普及開來。建議覆蓋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的低水平的長期護理保險製度。此模式僅是一個過渡階段,對經濟不太寬裕的家庭可以起到“保基本”的功能,對生活富裕的人來說可以選擇商業的長期護理保險來滿足自身更高層次的護理需要。一方麵,使人們通過繳納社會基本的保費,獲得基本的護理服務,另一方麵,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選擇更高層次的商業長期護理保險。
3、建立全民的長期護理保險製度
以上兩個步驟的鋪墊使長期護理保險在範圍上有所普及。建立較高層次的全民長期護理保險製度,可以采取責任共擔的辦法,由政府出一部分的資金,雇主和雇員承擔一部分資金,共擔風險。當公民由於年老、疾病而造成傷殘導致長期護理費用支出時,可以享受護理服務。但是要建立全民的長期護理保險製度,前提條件必須是經濟水平發達、公民素質較高、法律製度完善,否則可能會出現濫用醫療資源導致的道德風險現象,使護理費用上漲,財政支出不斷攀升,最終可能導致長期護理保險製度瓦解崩潰。
(二)建立和完善長期護理保險的配套服務設施
1、製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範長期護理保險製度的實施
國家應研究並出台相關的優惠政策,鼓勵更多的服務主體進入長期護理保險市場,鼓勵民眾參與到長期護理保險中來。呼籲社會團體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引導老年護理服務走向社會化。規定由政府、企業和個人按一定比例共擔費用,以應對未來老年人接受長期護理服務時的經濟風險,製定適應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製度,明確長期護理保險與其他險種各自的責任,以實現不同險種間的分工和銜接。建立與長期護理保險相關的法律製度,為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2、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發揮青年誌願者的力量
建立長期護理保險製度必將涉及到人才儲備的問題,所以應加強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並充分發揮社區誌願者的力量。首先要加大醫護人員的培訓力度,建立專業化的醫療服務隊伍。其次,鼓勵誌願者積極參與到長期護理服務中來,充分調動誌願者的活力,從專業護理知識方麵對其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夠科學、正確的處理一些基本護理問題。積極組織一些誌願者活動幫助需要被護理的老年人進行精神護理,這不僅增加了護理人員的數量,壯大了護理隊伍,而且誌願者無償的服務也能起到降低護理費用的作用。
3、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民眾的護理保險意識
2006年中國保監會頒布了《健康保險管理辦法》,長期護理保險作為一個新的險種誕生。由於我國老年人對長期護理保險的需求很大,我們有必要加強對長期護理保險的宣傳力度,使其真正廣泛的深入人心。可以首先選擇在一線城市開展一係列的宣傳活動,為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率先垂範,然後以點帶麵,向其他二、三線城市逐步推廣。同時可以充分借助社區的力量,由熟悉的社區人員,麵對中老年人舉辦宣講會,提高民眾對長期護理保險的重要性的認識,改變傳統養老的觀念,主動參與到長期護理保險中來。(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1] 孫正成.老年長期護理現狀調查與需求分析——以浙江省17個縣市為樣本[J].社會保障研究,2013.
[2] 張珊珊.發展中國長期護理保險的模式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
[3] 方猜.中國長期護理保險模式研究[D]廈門大學,2011.
[4] 荊濤.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製度模式[J].應用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