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馬太效應看社會階層固化(2 / 2)

三、緩解階層固化現象的措施

在經濟方麵,要健全市場經濟體製,在效率的基礎上注重公平原則,在市場資源配置時,政府要宏觀調控,引導資源的公平合理分配,打破壟斷,預防人為幹預資源的不良流動方向。適度放緩經濟發展速度,使得全方位改革能夠同步進行,從而拓寬資源在不同階層間的流動渠道,使得階層流動成為可能。

在政治方麵,首先要加快政治體製改革與官僚體製改革的步伐,建立對公共組織的異體監督機製,強化網絡監督和輿論引導,加強人民對權力監督的力度,增加政治腐敗的違規成本,有效防止腐敗滋生影響政策的正常貫徹實施。其次要發揮遺產稅、所得稅等稅收的作用,促進再分配的公平,防止財富在代際間的流動,緩解階層固化現象。最後要加快構建政治民主,促進公民社會的發育與成熟,健全公民的上訪機製,疏通人民不良情緒的反應途徑和解決途徑。

在文化教育方麵,要促進教育公平,就要加快教育體製改革,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質和社會競爭能力,拓寬參與階層間流動的可能性方向。教育資源要在全國範圍內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打破按一類院校、二類院校等分門別類的劃分方式來配給教育資源的方式,充分發揮各院校的優勢,使其各有所長、公平競爭。扶持貧困地區、偏遠山區等地的教育,降低教育門檻,加大貫徹義務教育的力度,使低收入階層或貧困階層也能享受充分的教育資源,是向上的階層流動成為可能。

在社會管理方麵,一方麵是要促進就業機會的平等,二是要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三是要健全法製。公平的就業機會是普通公民獲得階層向上流動的重要渠道。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要大力發展社會慈善事業,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障機製,可以幫助弱勢群體不再向下流動,並提供了向上流動的可能。福利和慈善組織能夠承擔一些政府做不好、個人和家庭又無力承擔的職能,在社會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慈善事業還可以有效的轉移富人階層的財富,減少財富的代際間流動。健全的法製體係是一切政策措施的有力保障,也是能將一切不良現象的“防患於未然”的有力保障。(作者單位:雲南師範大學)

參考文獻:

[1] [美]丹尼爾·裏格尼.貧與富——馬太效應:緣起[M].北京:商務印刷出版社

[2] 周振超.階層分化與政府治理模式變革研究:基本論題[M].上海:學林出版社

[3] 鄧超.淺析當前我國階層固化現象[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1

[4] 王春光.警惕我國貧富差距的代際繼承和趨固化問題[J].改革縱橫.2006(9)

[5] 唐昊.“階層固化”的邏輯與出路[J].南風窗.2012(17)

[6] 楊繼繩.階層固化:教育遇不公阻礙“窮二代”向上流動[J].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