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功能視角下的美國教育及其啟示(2 / 2)

美國的愛國教育重點放在中小學的日常教育和課程設置方麵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少年兒童時代是可塑性最強的一個人生階段,這個階段接受的思想對一個人的一生的思想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加強中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對我們國家的長期繁榮、團結、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在中小學生稚嫩的心靈中培養一種愛國主義、熱愛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價值觀,讓他們為我們燦爛的文明和國家感到自豪,讓他們對國家的國旗感到驕傲和自豪,在國歌奏響的時候保持肅立致敬,體會中華先烈不屈的戰鬥精神,從而激發民族責任感,從小樹立為祖國奮鬥、獻身的堅定信念。同時,我們的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也應該多多傳播正能量,抵製不良思想對學生的侵襲。再者,在課程設置也可以向美國借鑒,在公民課、政治課、曆史課和其它的人文社會學等課程中滲透愛國主義價值觀,向中小學生介紹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以及當前我們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這樣能大大的加強我國的國家團結。

四、提供監護

學校教育另一個主要但又是潛在的功能是為小孩提供監護:提供一個場所安置小孩並讓教師看護他們。有了學校,小孩就不會去街道上遊蕩,避免了有些小孩可能會惹的麻煩。這個功能的重要性一直在增加,因為當今的雙職工家庭或單親家庭越來越多。一直以來,學校在履行監護功能方麵都是非常有效果的。過去,許多學校的紀律非常嚴格,教師也不遺餘力的執行學校製定的規章製度使,也使學生毫無疑義的遵守這些規則製度。相比之下,20世紀中期以來,數量不少的學校沒有製定相應的紀律和規章製度,這導致了學校暴力和吸毒等犯罪行為猖獗。不過,目前美國大部分學校仍然執行紀律嚴明並維持良好的秩序。

學校的監護功能很重要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把未成年的年輕人(18歲以內)排除在就業市場之外。如果沒有義務教育的話,美國的的失業率會迅速飆升。為了讓未成年的年輕人遠離勞務市場,這就要求這些年輕人在中小學多待幾年,盡管獲得一些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不需要那麼多年。因此,大部分學生花了12年(從1年級到12年級)去學習基本的閱讀和數學技能,遠遠超出了獲取這些技能所需要的學習時間。因為這些技能在15到18歲之間如果集中強化訓練的話,三年時間便能獲取。學生在學習基本技能的時間之外還有大量的剩餘時間,在那麼長的剩餘時間裏怎樣才能讓學生安靜的呆在學校呢?學校給了學生們大量的機會去從事娛樂、課外或非學術的活動。

美國中小學教育的監護功能,尤其是給學生提供一種“半讀半玩”的學習環境,這跟中國中小學學生沉重的學習學業負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盡管美國的中小學生在校處於一種“半讀半玩”的學習狀態,但絲毫沒有影響美國教育的質量,而且美國的教育在世界上一直處於領先的水平,美國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以及諾貝爾獲得者的人數得到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相比之下,中國很多努力學習的中小學學生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被比大山還重的功課和考試壓得幾乎喘不過氣來,可是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科技創新方麵卻不如美國,到目前為止,僅有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問題究竟出在那裏呢?我們是否應該對當前的中小學教育模式或體製進行反思呢?從美國的教育成功實踐對我們的啟示來看,我們應該大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改革中考和高考製度,切實加強素質教育。或許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在科技上能與美國抗衡的高素質人才。(作者單位:新餘學院)

參考文獻:

[1] 盧瑟.S.路德克編;王波,王一多,等譯.構建美國[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342-356.

[2] 王恩銘.美國社會與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16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