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各部門在分解企業目標、製訂分目標時需要進一步細化,增加量化數據,且目標須進一步明確,具有操作性,使職工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目標不同於要求,所以不能將“提高什麼什麼、強化什麼什麼、增強什麼什麼、保持什麼什麼”這些籠統的概念化的詞句當作目標。因為這些“目標”屆時在執行中很難把握,易理解、難操作,在實施後很難判斷其是否完成,更難用實際的數據去考核。所以,製訂目標時須在其後明確標注量化的數據,使人一目了然,也易執行、易考核、易評估。
2.2企業目標的實施需嚴謹,目標製定發布後就必須想方設法去完成。其中的任務、職責及具體的各項數據,都是企業高層領導幾經磋商、深思熟慮而確定的。所以,各部門應不折不扣地努力執行。對每一個部門或每一個職工而言,完成每一個目標的實施都是一個提高。而要完成這些目標,都是要靠努力去達到的,有些目標的完成可能還要付出千辛萬苦。有些部門當初由於考慮不周,在實施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想“半途而廢”,提出修改內容,更改數據,至年底報告時概以“完成”而上報。如此現象,企業的總體年度目標就難以完成,企業的整體經營水平也將受到影響。目標中的各項指標,如無重大變動因素,一般是不能更改的。如確有遇到不可測因素需修改,則需要通過企業主管部門報高層領導決定。
2.3目標的製訂不能“就低不就高”。企業每年的目標發布後,就會發現其中有些部門的分解目標原本就是該部門一般的任務,具體的指標沒有挑戰性。此現象或此問題,是很多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因為這樣的目標在實施中可以說是“毫不費力”,至年底一般都是能完成的。如果長此以往,部門的總體管理水平難以有質的提高。而更重要的是,企業年度總目標完成的質量受到了影響。
2.4企業目標的執行應實施全程管理,即自年初發布開始至年底結束。進行全程管理需要建立監督考核機製,在目標執行中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和定期的檢查,進行動態管理,發現問題或偏離目標的情況即可予以糾正,以確保目標在一個階段內準時完成或達到。企業在目標實施中一般進行兩次診斷,即半年和全年。診斷報告內容基本是由各部門自報,完成情況一般為良好,至於個別沒有完成的任務或沒有達到的數據,基本上也是由“客觀”因素造成的,極少有由於主觀原因造成而沒有完成的。
2.5加強目標管理中的考核。考核是為了激勵部門和職工更好地完成企業目標。企業在此方麵尚需加強考核,增加考核力度,避免因考核力度較小而未起到考核作用的現象。
總體而言,企業目標管理在考核、監督、跟蹤、細化等方麵須再加強。
3.加強職工隊伍的激勵
實現企業發展以及要實現預期目標,都要靠全體職工長期的共同努力。企業是職工的集合體,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是靠人來進行的,企業經營的各種生產要素是在職工的集體努力下才發揮作用的。高度的企業分工是現代企業建立生產及管理的基礎,如何把不同部門、不同分工的職工合理地組織到一起,協調他們相互間的關係,從而調動各種積極因素,都要靠有效的管理。如果管理不善,職工積極性不能調動,工作效率低下,職工群體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內耗不止,毫無活力,企業發展就會緩慢。不僅預期目標難以實現,而且與強手相比,愈拉愈遠。所以,如何把每個成員千差萬別的局部目標引向企業總目標,把無數分力形成一個方向一致的合力,就要加強科學的管理。
企業管理的根本是通過管理人來管理各種生產要素。在加強管理中不斷地對職工進行激勵,是管理達到目的的手段之一。因此,要使職工始終保持旺盛的士氣、高揚的熱情,就要運用激勵原則進行不斷地鼓勵,通過職工自身的內在規律來提高其積極性。
3.1實現正向激勵,獎勵那些符合企業目標的行為,亦即獎勵為企業目標的實現而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的職工。實施正向激勵,不僅僅包含獎金等物質獎勵,還包含表揚、提升、改善工作環境等等。為使正向激勵達到預期的效果,實施中必須注意使用不同的方法。譬如對每一次達到企業階段性目標的職工都進行正向激勵,或每隔一個固定的時間給予一定數量的獎勵。另外,在管理中宜使用間斷的、時間和數量都不固定的正向激勵。此激勵方法因不定期、不定量,較之固定的激勵方式更有效,更利於企業目標的實現。
3.2實現負向激勵,亦即對那些不為企業的目標實現而努力的行為和現象進行懲罰,以使這些不利企業目標實現的行為削弱直至消失,保證企業目標的實施不受影響。負向激勵包括減少獎酬、批評、降級、換崗等。與正向激勵不同的是,負向激勵對每一次不符合企業目標的行為應予連續地實施,以消除職工對此的僥幸心理,減少直至完全避免這種行為的重複出現。
3.3委以恰當的工作。對職工委以合適的工作或崗位,就是工作的分配要盡量考慮到職工的特長和愛好,使人盡其才、人盡其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有許多不同的工序和崗位,這些崗位其要求的知識和能力不盡相同,而每個人的文化知識水平和個人能力也有差異。因此,把工作崗位的要求和個人的總體素質有機地結合起來,綜合考慮,是激發職工積極性的辦法之一。在安排工作時,管理者應考慮某職工“能做什麼,能做好什麼”,而不是考慮其“不能做什麼,做不了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技術再高、素質再好的人,也總有某一方麵的不足;水平再低的人,也總有某一方麵的獨到之處或突出優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善於用人,就是要研究每個人的“長”在何處,“短”又在何處。這樣,用其長而避其短,使大部分職工能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