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長廊
作者:閻榮安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史記載,在1938年3月,經中共中央批準,由陳雲負責,從中國工農紅軍幹部中挑選了44人在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參加航空培訓。在參加培訓的中共第一支航空隊的25名飛行員中,有4人是安徽金寨人,他們是方華、方子翼、王東漢、汪德祥。他們從不足小學文化程度的“山裏娃”,成長為翱翔藍天的飛行員,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創建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這一非凡曆程也為其富有革命傳奇的人生添上了精彩的一筆。
參加紅軍,看到飛機,根本沒想過當飛行員
安徽省金寨縣位於大別山腹地,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1929年,這裏先後爆發了立夏節起義(也稱商南起義)和六霍起義,先後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二師、第三十三師等11支成建製的紅軍隊伍,是紅四方麵軍、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的主要發源地。方華(原名李樹芳,1917年出生)、方子翼(原名方泰興,1916年出生)、王東漢(1913年出生)、汪德祥(1916年出生)家所在的湯家彙、果子園、南溪和金家寨都是兩大起義的爆發區。在那“鬧紅”充滿激情的歲月,他們先後報名參加了紅軍,都在紅四方麵軍所屬部隊。
1930年春,國民黨空軍的一架“可塞”式飛機,從武漢到開封執行任務返回途中,因大霧迷航油料耗盡迫降在鄂豫皖邊區宣化店西南陳家河的河灘上(今大悟縣)。當地的赤衛隊包圍了飛機,俘虜了飛行員龍文光。時任紅三十一師副師長徐向前接見了龍文光,動員他參加紅軍,龍文光表示願意。這樣,中國工農紅軍就有了第一架飛機,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將之命名為“列寧”號,並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成立了航空局。隨後,根據需要,在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河南新集、鄂東北特委所在地湖北紫雲、皖西北特委所在地金家寨分別修建了機場,後來還在金寨境內的麻埠修建了簡易機場。這樣,在金寨境內就有兩個紅軍機場,供“列寧”號飛機起降。
當時的紅軍指戰員看到“列寧”號飛機起飛降落,感到十分驚奇,感慨不已:
“這麼大的‘鐵家夥’怎麼能飛上天呢?”
“能將這麼大的‘鐵家夥’弄上天,該要多麼大的本領?飛行員這樣高深學問的人不是凡人,太了不起了!”
當時,包括方華、方子翼、王東漢、汪德祥在內的紅軍指戰員對乘飛機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說當飛行員了。至今,年過九旬的開國將軍方子翼還多次感歎:“當時就是想當紅軍,根本就沒有想到過當飛行員!”
曆經磨難,到達迪化,沒想到真的要當飛行員
1932年9月底,紅四方麵軍第四次反“圍剿”失敗,方華、方子翼、王東漢、汪德祥隨部隊離開家鄉金寨,後轉移到川陝地區。川陝革命根據地建立後,紅軍發展到8萬之眾。1935年5月,紅四方麵軍為配合中央紅軍長征,強渡嘉陵江後,也踏上了長征的征程。在此期間,方華先後擔任紅三十軍第九十師政治部主任、軍政治保衛局局長;方子翼任三十軍八十八師政治部青年科科長;王東漢任三十軍八十八師政治部秘書;汪德祥任紅四方麵軍總部機要科譯電員。
由於受張國燾錯誤路線的影響,紅四方麵軍三過雪山草地,飽受磨難,最終於1936年10月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麵軍會師。隨後,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紅四方麵軍總部和第五軍、九軍、三十軍共21800多人組成了西路軍,執行打通經寧夏、內蒙、新疆到蘇聯“國際路線”的任務,方華、方子翼、王東漢、汪德祥一起隨軍西征。
由於多種原因,西路軍在與國民黨馬家軍的激戰中,傷亡慘重,最終失利。在石窩戰鬥中,紅三十軍政治保衛局局長方華率八十八師二六七團掩護全軍後撤,絕大多數指戰員壯烈犧牲。方華與敵人拚到最後,為了不當俘虜,毅然跳下山崖,幸未摔死。他在一個山洞裏藏身,數天後,敵人撤退,他化裝後曆盡艱險回到了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