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秋,蔡鍔下令在雲南重開講武堂,這時朱德已晉升少校,先在滇軍中訓練新兵兩個月,雲南講武堂一恢複,他又被調任學生隊任區隊長(學生被分為5個區隊,每個區隊100多人),兼任軍事教官,負責講述戰術學、野戰學、射擊學和步槍實習等軍事課程,還指揮部隊在野外進行演習。1913年,朱德被任命為雲南陸軍第一師第二團第一營營長。
聚集蔡鍔麾下 反對複辟帝製
1913年10月,蔡鍔奉袁世凱命令調往北京。朱德聞訊後去見蔡鍔,提醒他說,調你進京是杯酒釋兵權,我看,你不能去!蔡鍔則對朱德斬釘截鐵地說:“誰要拉中國往回頭路上走,我就帶你一起去割下他的首級來。”蔡鍔到北京後,任全國經界局督辦,他一方麵領導經界局工作,一方麵仍熱心於軍事學術活動。其間,他對袁世凱仍抱有幻想,不斷上書袁世凱,為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獻計獻策,傾訴他希望建設一支強大武裝力量的強烈願望。然而,野心勃勃的袁世凱,不僅對蔡鍔改革軍事的熱望不予理睬,反而瘋狂地進行軍事獨裁和複辟帝製活動。
1915年5月7日,《二十一條》的秘密簽訂,深深刺痛了蔡鍔,使他看清了袁世凱的反動麵目。8月,在袁世凱的授意下,北京出現了“籌安會”和各類“聯合會”、“請願團”,公然為複辟帝製製造輿論,為帝製唱讚歌。12月13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下令取消民國,改用“洪憲”年號。
袁世凱複辟帝製的活動,使蔡鍔氣憤至極,他決心以武力“為四萬萬人爭人格”。於是,他表麵上裝出不關心政治的樣子,常去北京八大胡同,與名妓小鳳仙廝混,以蒙蔽袁世凱。暗中卻多次潛赴天津,與老師梁啟超商量討袁計劃,並初步擬定了赴雲南發動武裝起義的戰略設想。1915年11月,蔡鍔秘密離京赴津,旋以治病為名東渡日本,後經台灣、香港、越南,於1915年12月19日回到雲南昆明。
朱德聞訊後,立即趕到蔡鍔司令部。當蔡鍔起身向他走來的時候,朱德大吃一驚,發現蔡鍔瘦得皮包骨頭,兩頰下陷。此時,肺結核正在威脅著蔡鍔的生命,他的身體極其虛弱,聲音已很嘶啞微弱,朱德必須很留心才能聽得清他在講什麼。但蔡鍔的一雙眼睛卻閃閃發光,革命的熱情仍在他身體裏熊熊燃燒。眼見將軍拖著病體還在為義事奔走,朱德眼含熱淚說:“可是你有病,不能帶隊去啊!”蔡鍔卻回答說:“別無辦法。反正我的日子也不多了,我要把全部生命獻給民國。”12月25日淩晨,朱德根據蔡鍔的手令,率部發起了起義,擁護帝製派的軍官聞風逃走。朱德集合部隊,召開討袁誓師大會,他在會上慷慨陳詞,講述了全國討袁護國的大好形勢,揭露袁世凱禍國殃民、複辟帝製的罪行,宣布執行蔡鍔將軍的命令。官兵紛紛響應,表示擁護共和,打倒大賣國賊袁世凱。12月30日,朱德改任滇軍補充隊第四隊隊長,負責訓練新兵。1916年1月6日,朱德升任滇軍步兵第十團團長,所部編入以蔡鍔為總司令的護國軍第一軍第三梯團第六支隊。
1916年1月14日,蔡鍔以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的名義,命令第一軍(滇軍)主力,從昆明向四川前線出發。2月15日,朱德率領部隊到了永寧後,即得到護國軍第三支隊董鴻勳部失利的消息,這時,蔡鍔發來急電,命令朱德日夜兼程急速前進,趕赴納溪,接替董鴻勳的第三支隊支隊長職務。朱德率部經過兩天急行軍,日夜兼程100餘裏,17日趕到納溪前線。他在戰場上調整好部隊之後,立即宣布戰場紀律,說:“我們要消滅北洋軍,打倒袁世凱,就得不怕死,要勇敢衝鋒。在戰鬥中,士兵退,班長殺;班長退,排長殺;排長退,連長殺;連長退,營長殺;營長退,團長殺;我朱德退,全軍殺。這是鐵的紀律,人人都得遵守。”隨後,朱德立即指揮部隊向前衝鋒,將敵人擊退。之後,部隊布防在棉花坡正麵的高地上,與據守在紅廟高地上的北洋軍形成對峙局麵。
親率敢死隊 決勝棉花坡
棉花坡距離納溪城約5公裏,是坐落在金沙江與永寧河邊的一塊高地,江河沿岸都是起伏的山巒,控製著通往納溪的大道,為兩軍必爭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洋軍在這裏集中的兵力有張敬堯、熊祥生等部,他們自恃彈藥充足、武器精良,晝夜不停地用炮火轟擊護國軍陣地。
朱德毫無懼色,他鼓勵部隊說:“北洋軍不經一打,他們從平原跑到山地來,連走路都成問題。我們反袁的部隊是正義之師,他們師出無名,所以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朱德組織部隊以夜戰和白刃戰頑強地抗擊北洋軍一次又一次進攻,經過頑強阻擊,終於守住了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