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萬美元資產的老板與三塊銀元(1 / 3)

珍聞軼事

作者:張正霞

“文化大革命”期間,上海的一天。

“哐當”,鐵門被猛地踢開,撞在石牆上發出陰森森的聲響,隨即衝進來幾個戴臂章的年輕人。

“肖林,解放前你經手過那麼多黃金、美元,難道就沒有為個人留下一點什麼嗎?你坦白交代,把它們藏到哪裏了?”

“都交給黨了。你們不是到我家搜查了嘛……”被稱為肖林的人平靜地回答。

“你在說謊,怎麼會隻有3塊銀元?不老實交代,就讓你去船上刷油漆!”未等肖林說完,造反派就惡狠狠地訓斥道。

是啊,當年,肖林經手的豈止是3塊銀元!

那是在1941年3月,一天傍晚,在通往紅岩村大有農場的山路上,走著一個行色匆匆的青年,他就是年輕時的肖林。肖林本名肖本仁,四川江津人,26歲,民生公司物產部職員,中共秘密黨員,黨內化名肖旭初。上海解放後,他才改名肖林。這天他奉上級的指示,前往渝中區化龍橋紅岩嘴13號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接受新的任務。

肖林走進大有農場的一幢灰色三層小樓,徑直上了二樓,進了辦事處處長錢之光的辦公室。錢之光一見肖林,熱情地將他迎進屋:“旭初同誌,今晚,你就住在山上,一會兒,周恩來同誌要找我們談話。”肖林一聽,又驚又喜,急迫地說:“錢之光同誌,是不是又有新的重要任務?”錢之光點點頭。

過了一會兒,周恩來滿麵笑容地走了進來,與他們簡短寒暄了幾句,就進入談話正題,他說:“我今天找你們兩位商量一件事情,之光同誌可能知道一些,黨的活動,無論公開的還是秘密的,都需要大量的經費,這些經費從哪裏來?不能光依靠撥款和支援,還要我們自己去開辟財路,這就是我今天找你們兩位來商量的事。”

錢之光聽了周恩來的話,看著肖林說:“是啊,如今國民政府已停止給新四軍的軍餉,給八路軍的軍餉也是名存實亡,另外物價飛漲。黨的開支巨大,沒有經濟資助,我們堅持持久抗戰是十分困難的。”

“我們這裏又是國統區,不像在延安可以開荒種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怎麼辦?要根據國民黨統治區的條件,開展我們需要的經濟活動。做生意,賺鈔票。”周恩來更明確地說。

三人詳細討論了開展經濟工作的計劃和設想。周恩來特別強調:“我們這種經濟活動,有公開的一麵,這就同一般工商業者一樣,合理合法,正當經營;但又有秘密的一麵,這就是資金來源和資金用途不能公開,絕對不能公開。”

“那就是像資本家那樣去做生意,賺錢?”肖林有些疑惑地看著周恩來。

周恩來似乎看出他的心思:“當然,做生意就是要賺錢,你們不要怕別人說唯利是圖。你們賺錢不是為個人私利,而是為黨的事業。”

“黨需要多少錢,又什麼時候要呢?”肖林問。

“黨在哪些地方要用錢,事先很難預料。我今天在這裏隻能給你們定個原則:什麼時候要,就什麼時候給;要多少就給多少。即使不夠,也要想方設法湊足,決不能誤事。”

錢之光、肖林莊重地點點頭,牢記住周恩來的指示。

最後,周恩來指示說:“這是一項秘密工作,黨內由錢之光同誌具體負責聯係指揮,麵上的生意就由肖旭初同誌去經營。”

接受了黨交給的這項秘密而艱巨的任務後,肖林頓時感到了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剛開始,他仍在民生公司上班,兼職做生意。那時,他的生意也沒有什麼主要業務,什麼都做,什麼賺錢就做什麼。

1941年4月,經錢之光同意,肖林辭去在民生公司的工作,到江津開了一家“恒源”商號,主營土紗、食糖。黨組織還派來一名年輕的女秘密黨員王敏卿協助肖林工作。

一年後,經組織批準,肖林與王敏卿正式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