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降低成本,肖林夫妻既當老板又當夥計,裏裏外外全靠自己張羅。在商場的摸爬滾打中,肖林很快成為經營的行家裏手,年終結算,盈利豐厚。1944年春,他注資原民生公司同事張澍霖的“大生公司”,把經營項目擴大到五金、木材、藥品。到1945年秋,肖林成為重慶大生公司的老板。
肖林的生意做大了,名氣也更響了。可他的變化,也引來了不明真相的一些人的非議。原來與肖林一起宣傳抗日救國的人,罵他“財迷心竅”、“滿身銅臭”;老朋友因為生活拮據,找肖林借錢,他卻不肯借,老朋友生氣地說:“你也是窮人出身,如今有了錢,就忘記了老朋友,真是沒良心!”在朋友眼中,肖林變了,變成了個愛錢如命的守財奴。
對於朋友們的誤解,肖林忍受著委屈,從不做任何解釋,仍然勤勉地經營著生意。然而,隻要得到錢之光的指示,需要多少錢,要求送到什麼地方,肖林和王敏卿總是毫不猶豫,立刻照辦。
1941年夏天,陽翰笙、陳白塵組織中華劇藝社,經濟拮據,排演《大地回春》時,很多演員們連中午飯都沒有錢買,晚上還要餓著肚子演戲。周恩來知道後,趕緊派人買了幾籮筐的饅頭和包子作為開張賀喜的禮物送給劇團工作人員。大家高興極了,這是工作人員吃的第一頓飽飯。之後,周恩來又讓錢之光送去麵、米和菜金等慰問品。
著名無黨派民主人士、經濟學家馬寅初,因為揭露蔣介石政府的腐敗,1941年被捕入獄。1942年8月,在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馬寅初被釋放,但被軟禁在歌樂山。馬寅初失去了工作,全家生活困難。周恩來得知後,立即指示《新華日報》刊登馬寅初的文章,支付最高稿酬,以此來幫助馬寅初。這些錢都是肖林他們送去的。
1945年8月,抗戰勝利了,肖林和王敏卿與人們一起為勝利歡呼時,也為自己高興,他們以為戰爭結束後,黨的秘密經濟工作也會結束了,自己也不用開公司做生意了。肖林的個人誌趣可不是當老板,他喜歡的是在工作之餘做做文章寫寫詩。
可天有不測風雲。不久,戰後的中國又籠罩在內戰的陰影裏。1946年2月,錢之光匆匆來到位於重慶市林森路的肖林的家,帶來了新的指示:“旭初,黨要隨國民政府遷移南京,你迅速到南京接受組織的新任務。”
“什麼時候?”
“越快越好。”
“好,服從組織安排。”
其實,這時肖林的妻子王敏卿剛生下第三個孩子海沙半個月,由於她懷孕期間,不巧遇上肖林患盲腸炎住院動手術,生活和生意的重擔一下子全壓在王敏卿身上,母親的辛苦勞累導致兒子海沙生下來就先天不足。肖林十分希望留在重慶照顧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和繈褓中的兒子,可是,他必須服從黨的需要,立即到南京開辟新的經濟工作。
肖林如期抵達南京,在梅園新村見到了周恩來。周恩來讚揚了肖林在重慶所取得的工作成績,他說:“現在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和之光同誌研究,決定你還是要繼續從事地下經濟工作,為黨籌集更多的活動經費。但南京不能做生意,要到上海去發展。”周恩來再次對肖林委以重任。
1946年5月,經四川同鄉韓紹江的介紹,肖林在上海浙江路(今浙江中路)137弄1號“珍珠泉”浴室樓上的富川商行(四川商人在滬開設的申莊)內租下房子,籌辦華益公司,並向上海市社會局注冊登記。同年8月,華益公司正式開業。總公司設在上海,肖林任經理;重慶設分公司,王敏卿任經理。爾後又在青島、徐州、蚌埠等地設立分支機構。10月,王敏卿也到達上海,協助肖林工作。
1947年3月7日,蔣介石徹底關閉了國共和談的大門,中共代表團和上海辦事處撤回延安。肖林由中共上海局書記劉曉單線領導。劉曉傳達中央指示,要求肖林繼續從事秘密經濟工作,並負責提供上海工運活動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