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營業收入乏力導致周轉緩慢
近年來惠普公司的存貨周轉率為14左右,應收賬款周轉率為5,流動資產周轉率為2,而總資產周轉率為1,均處於同行業較低水平。惠普與宿敵戴爾的較量一直是業界津津樂道的話題,而戴爾的經營秘密就是提升資產周轉率,“問題公司”惠普卻周轉無力。周轉率指標表現低下與惠普走低價路線有著直接的關係。其中,在存貨周轉指標上,惠普公司比競爭對手戴爾公司慢很多。而高技術產品貶值很快,惠普的存貨周轉太慢是一個令人堪憂的現象。曆史上惠普曾與IBM及戴爾等計算機公司在供應鏈實踐中取得過巨大的成績,高效的庫存管理曾經是惠普的製勝法寶。
(四)利潤低下導致股東受損
2010年1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三個財年惠普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均為23%,較低的毛利率引發市場很多謠言和猜想,最多的是關於出售毛利率較低的PC機業務和打印機業務的傳言。2011年,惠普為其PC機製造部門尋找“可替代戰略方案”的消息曾震驚了整個華爾街,導致惠普市值暴跌近1/4。如果出售PC機業務,惠普的毛利率可能會上升到30%。但是出售PC機業務又會導致惠普的服務器業務原材料成本上升,所以雖然惠普PC機業務“出售門”事件一再升溫,但是至今為止PC機仍與惠普掙紮同行。扣除超過10%的銷售管理費用和3%左右的研發支出後,2010年1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三個財年惠普公司的銷售淨利率分別為6%、-11%和5%。除2012年全線虧損外,其他盈利年份的業績表現也大大低於同行競爭對手。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惠普關於出售PC機業務的傳聞嚇跑了不少潛在客戶,令惠普的事業受到打擊;其二與惠普的成本費用結構有關。2010年1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三個財年中惠普的銷售和管理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13%,在淨利率不足6%的個人電腦產業,這種成本結構的劣勢嚴重拉低了惠普的競爭力。需要指出的是,同一時期惠普公司的研究開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率為2.5%~2.8%,研發支出占比低於營銷費用占比,而且這家曾經在“全球最具創新企業排行榜”上紅極一時的IT硬件公司的研發支出並不能準確地反映其創新水平,即研發支出的效益不明顯。2010年1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三個財年公司的總資產淨利率分別為5%、-12%和5%,權益淨利率分別為18%、-56%和19%。雖然在多數年份資產淨利率劣勢不明顯,但權益淨利率卻大大低於同業競爭對手,股東回報率低下。此外,自2010年8月以來,惠普公司徘徊在IT革命門口,錯誤百出,這些錯誤導致了惠普股價下跌,最終於2013年底遭到道瓊斯指數的驅逐,這樣的局勢也同樣導致了該公司的股東財富大幅度減損。為此,惠普近幾年連遭股東集體訴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曾經被稱為世界上管理最完善、最富創新精神的惠普公司目前出了很大的問題,在財務上表現為:盲目擴張導致資產萎縮、負債累累導致重振受阻、營收乏力導致周轉緩慢、利潤低下導致股東財富減損。筆者認為,對於惠普公司的未來而言,要想扭轉命運,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其一,培養自己的領導人。近幾年公司管理層動蕩,經營戰略的搖擺不定,嚴重影響了公司的發展。其二,惠普文化的堅守。自從收購康柏(Compaq)後,惠普公司的企業文化就分裂了,惠普越來越像是一個供應鏈的奴隸,而不像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公司。其三,削減成本措施過於瘋狂。近年來惠普公司為應付危機而大大削減龐大的開支,例如谘詢費等,還修訂了公司的紅利機製,引發勞資糾紛。其四,移動戰略步履維艱。惠普的PC機業務正受到移動設備快速發展的衝擊,Windows 8的銷量很難達到預期,而隨著人們越來越多使用數字顯示設備,惠普的主業之一打印業務也在不斷滑坡。而惠普除打造了商用版的Windows 8平板電腦之外,再無其他移動業務。目前還很難看出惠普在獲得移動領域相關的人才、產品和市場份額的發展優勢。
筆者認為,振興之路漫漫,而停止收購表麵上令人激動的增長型企業應該成為惠普公司複興的一個良好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