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動財稅體製改革
“營改增”的內容雖然隻涉及增值稅、營業稅兩個稅種,前者擴大範圍,後者逐漸退出,但其作為財稅體製改革的切入點,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實際上牽動了整個財稅體製的配套改革。一是推動稅製改革。如果營業稅徹底退出,那意味著我國的現行稅種減為17個,增值稅將成為所有行業和企業的主稅種。延伸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中的抵扣鏈條,稅收征管複雜程度進一步降低。二是帶動財政體製改革。“營改增”牽動了中央與地方政府間財權配置這根線,隨著地方財力的嚴重不足和地方事權的不斷擴大,亟需從製度層麵完善中央和地方的財政分權製度,合理界定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財政支出責任,重新調整中央與地方的收入劃分比例,充實地方財力,以保證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預期的穩定性和各級政府財力分配的合理性。
二、“營改增”的利弊分析
(一)可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產業結構的優化需要發展第三產業,而稅負水平直接影響到它的發展,原增值稅實行“抵扣法”製度,主要適用於第二產業;“營業稅”是按照交易額征稅,適用於第三產業。營業稅由於無法抵扣上一環節的進項稅額,需要按收入全額納稅,還實際承擔了外購固定資產價款等增值稅進項稅額,“營改增”統一了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稅收製度,平衡了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稅收負擔,特別是解決了第三產業重疊征稅問題,將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對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水平產生間接的影響。
(二)有利於建立貨物和勞務領域的增值稅出口退稅製度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試點的推進,有利於優化投資、消費和出口結構,服務業的發展以及稅製環境的改善,有利於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對國際運輸服務和研發設計服務實行服務貿易出口退稅政策,對技術轉讓、技術谘詢、鑒證谘詢、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務貿易出口實行免稅政策,增強了試點企業出口服務貿易的意願,提升了服務貿易出口的競爭力,有效調動了服務貿易出口試點企業為境外單位和個人提供服務貿易的積極性,使服務貿易出口的能量得以釋放。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在拉動我國出口增長的同時推動一般貿易的增長,促進我國外貿結構的轉型升級。
(三)減稅效果明顯,但對地方財政收入的影響較大
“營改增”是以稅製改革為切入點,釋放改革紅利的一項重大舉措,通過試點情況來看,“營改增”減稅的示範效應較為明顯,參加試點的企業發生的研發、設計、廣告和租賃等費用,由原來不能抵扣進項稅變為均可抵扣進項稅額,大大減輕了企業的費用。但對地方財政來說,現行稅製中,增值稅雖然是共享稅,但中央收入占絕對主導地位,營業稅則是地方主體稅種,占地方稅收總量的一半以上,“營改增”後營業稅將不存在,意味著地方稅收將可能出現較明顯的下降。為了保持現行財政體製基本穩定,所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後收入依舊按照原有共享比例進行劃分,其歸屬未予改變。但這種做法並非長久之計,將會引發一些新的問題:如“營改增”部分增值稅與原來的增值稅都屬於同一稅種,但被割裂為兩種不同的稅收分享方式,在征收、管理、入庫方麵多有不便,也不符合稅收公平一致性原則,在即將實施的增值稅立法中將會遇到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