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威震敵膽的中共滬郊遊擊隊(3 / 3)

在崇明,邊區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四大隊(簡稱“邊抗四大”)是中共領導的另一支抗日武裝,於1938年6月在川沙建立,後奉命至崇明抗戰。1939年1月,在新安鎮東北天主堂宿營的“邊抗四大”突遇日偽軍,“邊抗四大”隊員們便埋伏於有利地形:第一和第二班戰士分別埋伏在天主堂北和東側迎擊敵人,第三班埋伏在第一班的西邊作掩護。當敵人進入伏擊圈時,“邊抗四大”的槍聲就打響了。參加過此次戰鬥的戰士為我們回顧了當時的激戰情景:機槍手楊保根同誌對準來犯敵人猛烈掃射,這時跟在後麵的日寇很快地衝了過來,二班在張班長和政訓員陳健同誌的指揮下,用機槍猛烈地掃射日偽軍。第一班的機槍手楊保根同誌提著機槍對來犯日偽軍,忽而平射,忽而俯射,打得敵人驚慌失措,前進不能、後退不得……此刻,陸平接過機槍帶領一班和三班繼續同日寇戰鬥,把手榴彈投向敵人陣地,當時戰鬥是非常激烈的,被陸平提著機槍擊斃鬼子三人……這時中隊長錢國儀同誌以堅毅勇敢精神,沉著指揮,幾個機槍手立即翻上屋頂,向日偽軍猛烈掃射,敵人被迫後退二十餘米,經過反複突擊約一小時,當場打死鬼子十餘人。不幸我中隊長錢國儀同誌在組織反突擊中光榮犧牲,軍事教官周子堅同誌臂部也中敵彈負傷……

最後,“邊抗四大”戰士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擊退了敵人,勝利突圍至他處。這次戰鬥擊斃的日偽軍中還包括一名日軍小隊長,重挫了日寇的銳氣。

淞滬支隊救護美國飛行員

上海郊縣遊擊隊在同日寇作戰的過程中,還堅持發揚國際反法西斯主義精神,救護過一些盟軍的戰友。浦東支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馳騁於浦東地區的抗日遊擊隊,其前身是“抗衛二大”(即南彙縣抗日自衛團第二大隊),曾打過朱家店伏擊戰等著名戰鬥,後來被正式命名為“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淞滬支隊”。1944年至1945年初,一架正在執行對日軍目標戰略偵察任務的美國飛機被日炮火擊中,飛行員跳傘降落在周浦附近的農村,被當地農民救下,地下黨把他安置在一位老大娘家中。鬼子來搜查時,老大娘用手勢比畫著讓美國飛行員躺在床鋪上,再用破棉被蓋起來,她自己坐到門口假裝哭泣起來。鬼子的翻譯問她為什麼哭,老大娘說她兒子得了傷寒病,快要死了。鬼子一聽說是傳染病,怕得隻向屋裏望了一眼,就離開了。此後,得到地下黨報告的淞滬支隊派短槍隊將這個名叫托勒特的飛行員接了過去。在托勒特隨部隊一起流動的日子裏,支隊不僅替他療傷,還特地為他搞來巧克力、麵包等食品。托勒特出於對支隊的好奇,提出了許多問題,比如:士兵為什麼可以不向長官敬禮?為什麼長官和戰士吃同樣的飯菜?為什麼支隊與老百姓的關係那麼好?等等。對此,支隊指戰員都一一解答,懂英語的同誌還告訴他很多抗日的道理和共產黨堅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事實。有一次,一隊日本兵經過支隊駐地,支隊指戰員立刻前去監視敵人。過了一會兒,他們回來對有些不安的托勒特說:“我們的目標並沒有真正暴露,敵人不敢輕易進攻,已經走遠了。我們也不打無準備之仗。”托勒特蹺起大拇指稱讚淞滬支隊會打仗,是支好部隊。後來,支隊根據上級指示,把托勒特護送到浙東。臨行前,托勒特還跟支隊指戰員互贈手槍留念。

淞滬支隊救護美國飛行員一事,在當時有著重要的意義。正如支隊長朱亞民後來指出的:國民黨本來對美國人吹,說上海附近已經沒有共產黨了,都是他們的勢力範圍,結果這個美國飛行員被我們一救,就拆穿了他們的牛皮,在政治上打了國民黨一記響亮的耳光。美國人要問他了,你說上海附近沒有共產黨,那麼我們的飛行員怎麼會落到他們手中呢?加上這位美國飛行員把他的所見所聞再一宣傳,對國際上的影響是不小的。這就使國際上都知道:中國共產黨是堅決抗日的,也是有力量抗日的,不僅在中國的廣大敵後戰場有強大的八路軍、新四軍,就是在上海這個日寇戰略要地近郊,也有共產黨的抗日部隊,所以我們不能小看了救護一個美國飛行員這件事。

上海近郊抗日遊擊隊所進行的這些戰鬥,雖然規模不大,但卻牽製、擾亂了敵人的後方,他們的抗日活動有力支援了正麵戰場的抗日鬥爭,配合了抗戰全局,在抗日救亡運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而遊擊隊戰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勇頑強的精神,也永遠值得後人紀念和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