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蝸血疑
人與事
作者:趙進一
對於中日關係而言,2001年真可謂是降到了冰點:四月下旬,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下台前夕,突然對中國出口的農產品進行所謂的“緊急進口限製”,兩個月後,中國宣布對進口的日本汽車、手機和空調加征100%的特別關稅,“大蔥與汽車”之戰就此拉開序幕;此後,日本新首相小泉純一郎在上任不到半年的時間裏,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五次參拜靖國神社,公然挑釁中日關係;更令中國人民氣憤的是,這一年在日本,篡改曆史、粉飾軍國主義的教科書還在源源不斷地出版……
恰恰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來上海旅遊的69歲的日本老人突然慘死在街頭。是交通肇事,還是蓄意謀殺?一時間,迷霧重重。盡管當時的媒體對此案的報道極為謹慎,隻發了一條短訊,但還是在社會上引起諸多猜測,各類傳言紛紛揚揚,在日本朝野,引起的反響則更大……
萬幸的是,頂著巨大壓力的上海警方不到24小時就一舉偵破此案,以無可辯駁的確鑿證據還原了案件的全部真相,兩名犯罪嫌疑人對蓄意謀殺自己親人的罪行也供認不諱。
洶湧的輿論就此平息,一些“好事者”豐富的想象力也得到了有力的遏製,再難有發揮的餘地……
最近,一位當時負責偵破此案的指揮員說,這樣的案子如拿到現在來破,那可要輕鬆多了——當時的發案地現在都裝有監控探頭,我們隻需把監控圖像調出來看一看,案子大致上就有眉目了……那麼,今天回頭去看,在當時的辦案條件下,偵查員究竟是如何找到破案線索,一步一步偵破此案的呢?
這是11年前發生在上海的一起跨國滅親奇案。
那是春風沉醉的一個晚上,一名日本人在上海被人蓄意謀殺。凶手作案以後,自作聰明地偽造了“車禍”現場,又巧妙地利用他人作偽證,企圖擾亂偵破視線,逃脫法律的製裁。上海警方撥開重重迷霧,僅僅用了21個小時,就一舉偵破此案,將凶手抓捕歸案。
離奇的“交通肇事案”
究竟是誰殺害了佐藤善治?凶手為什麼要謀害這個日本人?死者因大出血而亡,為何“現場”遺留的血跡不多?
2001年4月30日,淩晨2時10分,上海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警鈴大作,聽筒裏傳來一個青年女子焦灼的聲音:閔行龍柏地區綠苑路橋邊有一日本人被汽車撞了,肇事司機已經逃跑,日本人在送醫院途中死亡……
閔行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迅速出動。現場散落著一件血跡斑斑的格子呢西裝和一雙肮髒不堪的皮鞋,地上留有一小灘血跡,四周是一道道平行的車輪印痕。
死者的身份很快確定:佐藤善治,男,69歲,日本國籍。一周前持旅遊護照來滬,借住閔行區某大酒店。
調查中,與其同時到滬的妻子佐藤登誌惠、兒子佐藤公彥稱:當天晚上21時許,佐藤善治獨自一人離開酒店,遲遲不歸,母子倆徒步外出尋找,第二天淩晨1時30分,在綠苑路橋邊找到已倒在血泊中的佐藤善治。
佐藤公彥當即打電話給他的上海籍女友兼翻譯馮某,囑其速開車前來,將父親送醫院救治,馮某很快駕車趕到,三人合力將傷者抬進轎車內,但為時已晚,佐藤善治因失血過多,不治身亡,馮某遂打電話報警……
交巡警查看現場後,隨即趕到醫院。此後,醫院已對屍體進行了初檢,發現死者身上有多處機械性損傷,交巡警疑竇頓生:若是被汽車撞了,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傷口。看來,這起“交通肇事案”頗為蹊蹺,便將情況報告閔行公安分局,分局迅即指令刑偵支隊前往勘察現場,同時,向市公安局彙報了案情。
時任閔行公安分局局長的葉煥聰、副局長卞長忠率刑偵支隊、出入境辦公室、龍柏新村派出所民警趕赴現場,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出入境管理處也迅速派出偵技人員,共同開展偵查工作。對屍體初步檢查表明,死者頭部、背部有20餘處損傷。顯然,死者身上的損傷不是因車禍形成,而是由他人行凶所致。
究竟是誰殺害了佐藤善治?凶手為什麼要謀害這個日本人?死者因大出血而亡,為何“現場”遺留的血跡不多?
疑雲密布。
指揮員迅速從市局刑偵總隊重案支隊、閔行公安分局刑偵支隊中選派人員,組成專案組,連夜開展偵查工作。
上海市公安局領導十分重視該案,時任市公安局局長的吳誌明及吳延安副局長當即指示:速戰速決,竭盡全力,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破案!
疑點重重
為什麼佐藤母子斷定這是一起“交通肇事案”?佐藤母子怎麼會找到已“倒在血泊中”的佐藤善治的?案發時,馮某明明在上班,為什麼說是她開車送死者到醫院?佐藤善治喝了酒總是獨自外出,那晚為何一家三口同時出門?